读书日:知物由学 学用结合(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读书日:知物由学 学用结合(3)

  偌大的工地,上百架工程机械紧张作业,挖掘机、推土机、重型卡车发出震耳的轰鸣。午休间隙,职工们三三两两来到紧邻工地的“流动书屋”,享受片刻的宁静。“洗掉手上的油污,捧起书的那一刻,就像联通了另一个世界。”这些天,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安全检查岗的员工刘东成迷上了一本古典小说,每天都会在书屋泡上半个多小时。

  近年来,员工平均年龄仅30岁的中建三局,在成都各项目工地设立了“流动书屋”30余座,利用工地上的活动板房,配置书柜、书架、桌椅等设施,根据时下热点和员工需求购买经济、文学、历史、科技等领域图书上万册,并征订了上百种报刊。据该公司余伟介绍,这些书籍在各个项目之间定期流动轮换,最大可能地满足每个员工的阅读需求。

  兴隆湖畔的几间白色板房,正是华西医院项目工地的流动书屋。推门进去,窗明几净,各类图书有序排列在简约的桌椅后方。“青年人思路活,我们搭建学习平台,让他们思想碰撞,交流心得。”工地负责人李海林说。

  “建筑工地的生活相对单调,工作压力大,书屋能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空间。”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刘璐璐是项目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她结合自身的读书体会,协助项目负责人将读书活动和心理健康相结合,为职工答疑解惑。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还建立了“读书俱乐部”,编制“书香·读书漂流卡”,鼓励青年党员捐赠自己的闲置书籍,同时开展“青年员工互助读书会”。“之前一个人读书总觉得孤单,有了书屋,读书氛围就浓了。”来自江西的刘西元一直在考一级建造师证,但考了几次,总差一点通不过,加入读书俱乐部后,跟考过的同事开展互助读书,虚心请教,去年终于一举过关。

  “最近工地不忙,书屋的夜校又办起来了。”李海林告诉记者,工地以流动书屋为载体,组织职工在夜晚闲暇时开展学习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流动书屋,流动的是书籍、员工,不变的是大家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他说。

  新闻·多一度

  数亿人次团员参与“青年大学习”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李昌禹)从校园教室到城市乡村,从生活空间到网络社区,“青年大学习”的热潮全面兴起。2018年8月,团中央正式启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采用青年中流行的短视频+互动问答形式,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4季31期,共有3.12亿人次团员青年完成了在线学习,相关课程浏览量超过7.58亿次,单期团课净学习人数超过1000万。

  仅2018年,各级团组织就开展专家授课、专题培训、学习讲堂、主题征文等各类学习活动230万场,数亿人次团员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每周在线学习人数超过1000万。

  2019年3月,团中央部署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在全团分级组建约3万人规模的“青年讲师团”队伍。上海青年讲师团、北京“青年榜样宣讲团”、云南“火塘夜校”等各种形式的青年宣讲队伍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