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放手换来质量飞跃 县域医疗能力大幅提高(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舍得放手换来质量飞跃 县域医疗能力大幅提高(2)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1小时急救圈,计划用3年时间,让3000家医院所覆盖的地区都能达到1小时急救圈的救治水平。按上述标准,长兴县人民医院和长兴县中医院卒中的溶栓时间,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县级医院中。

  长兴妇幼保健医院党委书记王坤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成为浙江省儿童医院的分院后,医院的医疗诊治能力获得了很大提高,“目前儿科急诊基本不需要转诊,都可以在院内完成救治。”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舍与得

  2019年3月,夹浦镇卫生院正式并入以长兴县中医院为核心的医疗集团,不再是被帮扶的基层单位,而是像长兴县中医院的一个科室一样,人、财、物都统一管理和调配。陈承苗相信,夹浦镇卫生院将迎来跨越式的提升。因为,与上级医院合为一体之后跨越式的改变,已经实实在在发生在长兴县人民医院。

  2018年1月,浙江省卫计委批准成立浙医二院医疗集团,长兴县人民医院成为浙医二院长兴院区,这是国内首个跨省县区域、突破行政管理级、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医联体集团。

  “县域医院的学科建设,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原来我们想招一些优秀的本科生都很难。”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徐翔说,“如今由浙医二院统一负责招聘和培训。2018年,长兴院区成功引进博士人1人,硕士8人,本科69人。”最重要的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医学博士李世强主任医师的加入,给长兴的心血管介入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人、财、物都交由浙医二院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长兴县失去了对长兴人民医院的主导权。徐翔说,这主要来自县领导的改革魄力,“当时县领导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徐翔认为,一年多来的改变是跨越式的,和原来的“帮扶”不是一个概念。“原来我也认为基层医院最缺的是技术,但现在认为,基层医院最缺的是管理。没有好的管理,引进了技术,也用不好”。

  2015年只身一人从浙医二院“空降”到长兴人民医院的徐翔,经历了从“帮扶”到“共办”的变化,深刻体会到这其中管理方式的不同,带来的内涵不同。

  在长兴人民医院的二楼,徐翔指着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大门说:“这里以前是门诊输液大厅,有200多个座位,天天挤满了人。2016年5月,我提出全面取消门诊输液的时候,很多医生都不理解这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而且,这个输液大厅对于医院没有任何效益。从2017年10月EICU正式投入使用到现在,所有人都看见它给医院和患者创造的巨大效益。”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认为,“双下沉”过程中不仅要带去技术,带去一些能力的提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整体带动当地医院全方面的管理提升,特别是优秀文化的植入。王建安表示,“只有把优秀文化植入了,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了,医院风貌改变了,人才才留得住。”他以长兴县人民医院为例说,“这几年在我们的帮扶下,特别是在我们派出的徐翔院长的超常努力下,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医院文化氛围完全不一样,一方面为患者服务,一方面为员工服务。而且不太多见的是,吸引了外地大学正值盛年的教授、研究生导师调入长兴县人民医院,担任心内科主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县域医疗能力大幅提高

  徐翔说:“老百姓是用脚投票的,如果他对你的医院不信任,他就会去别的医院就诊。尤其是长兴县离湖州市和杭州市都很近。”

  过去,长兴县患者就医有“小病去湖州、大病去杭州”的习惯。2016年,长兴县域内患者外出住院比例首次出现负增长,较2015年下降9.49%,患者回流9400人次,按照住院均次费用县域内外差额6500元计算,可为地方医保节省开支3800万元。2017年和2018年,每年患者回流保持在4000人次左右。

  长兴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金宁介绍,长兴县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等重点举措,初步实现了“体系整合优质高效、三医联动紧密有效、信息支撑落实见效”的改革成果,获得了落实国务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彰激励县等荣誉,2018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比例提升到67%,第三方测评群众满意度达到92%。

  “只要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事,我们就大胆去干”是长兴县领导给医改定的基调,也是长兴县能够成为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