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不是过期” 临期食品价格便宜一半,你会买吗?(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临期不是过期” 临期食品价格便宜一半,你会买吗?(2)

  “买回来才发现,这箱奶快到期了,根本来不及喝完。”近日,刘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两箱常喝品牌的牛奶,只关注到特价的她并未注意到该商品已临近保质期,按照日常习惯饮用则无法赶在到期前喝完。

  记者在一家进口食品折扣店发现,店里既售卖正期商品,又卖临期商品。在向店员咨询后,记者才了解到哪些货架是在卖临期商品。而临期商品的货柜也未见到明显的保质期提示,某款进口威化饼干更是找不到明显的中文保质期标志。

  张娟向记者表示,店内并不会将保质期标注在商品价签上。“消费者在付款时,我们有时会提醒这是临期食品。”

  2012年1月27日,原国家工商总局曾发文明确,食品经营者应对食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进行自查自纠,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临期食品销售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但在进口食品折扣店,临期商品通常被折扣款、特价产品等词汇替换。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消费者对于临期食品还存在“品质不好”的印象,导致许多店家不愿意特意强调商品的临期属性。“行业和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理解的鸿沟,确实需要去拉平。”好食期创始人雷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将过期食品重新包装再印上生产日期的案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许多临期食品消费者的重视。

  专家呼吁,有关部门还应制定临期食品回收、交易规范,及时检查临期食品商店的经营资质、标注情况和进货渠道,防止出现过期食品回收经二次加工后继续上市销售。

  《工人日报》(2019年08月16日 04版)本报记者 曲欣悦 安彦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