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中国道路为什么好?(3)
时间:2019-08-14 16:4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2019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意读者会在罗马隆重举行,吸引数百名中外嘉宾热情参与。截至目前,该书被翻译成20多个语种,发行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突破2000万册,成为国际社会解码中国道路的一扇“思想之窗”。 道路以其独特而魅力四射,因其管用而活力无限。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解决中国问题,之所以备受他国关注和青睐,就在于其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奥妙。那么,这条路到底好在哪里? 好就好在民主和集中的统一。民主能够集思广益,集中可以统一意志,中国道路强调两者的有机融合,就是要形成团结一致、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充分发扬民主,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形成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中国历史上,“两弹一星”、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都是这一独特优势的充分彰显。 好就好在目标和路径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中国道路既指明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又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既指方向,又给路子。比如,党的十九大为未来30多年制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又对短期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从而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一步一个台阶地向目标迈进。 好就好在继承和创新的统一。道路一头连接着过去,一头连接着未来。没有继承的路,就像无根的浮萍随波漂荡,迷失方向;没有创新的路,就会墨守成规陷入僵化,前途暗淡。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萃取中国历史传统的精华,使我们的根脉得以延续,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新的内涵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好就好在民族和世界的统一。在人类发展史上,凡是优秀的文明成果,都为整个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独特贡献,也是借鉴其他文明发展的结果。中国道路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中国独特国情、着眼解决中国问题而内生出来的道路。同时,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道路是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人类文明宝库增添了又一个绮丽的瑰宝。 权威声音
中国道路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道路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很多国际人士将中国道路与西方模式对比,认为中国道路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特别是对西方民主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超越;它不仅带来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将鼓舞越来越多的国家独立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从而深刻影响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 四 坚定“四个自信” 曾几何时,出国留学一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和风潮,如果谁家的孩子到国外读书,拿到“绿卡”在国外生活,就会让人羡慕不已,觉得他前途一片光明。而如今,归国就业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海外学子的热门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了新中国70年来最大的“归国潮”,归国人数占到1978年以来回国总人数的七成多。是什么力量让热潮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良禽择木而栖。”说到底,就是人们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和向往。 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保持政治定力。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容易,重要的是认定了,就毫不动摇地走下去。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自信在顺境中易、逆境中难,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坚守,是一个重大考验。坚定“四个自信”,就是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杂音所扰,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敢于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言行作斗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这条人间正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首提“严正交涉”传递什么信号?
- 下一篇:山东胶州试水再生资源领域“新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