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中国有足够信心底气战胜任何困难挑战(3)
时间:2019-08-13 23:1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信心和底气,来自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例子”。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们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来自中国的承诺为世界贡献了最为宝贵的信心和预期。今年以来,中国相继出台外商投资法、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等举措,向世界展现不断扩大开放的诚意和决心。“我们对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有信心,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如是评价。 信心和底气,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决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美国作家安德烈·弗尔切克认为,尽管中国人均GDP仍较低,但中国不必达到人均收入5万美元以上,就能实现繁荣、赋予国民更好的生活、保护好环境并促进伟大文化,这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此了不起并优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地方——“中国为国民和世界提供了好得多、合理得多的制度。其科学研究大多是为改善地球环境和民众生活水平,而非冷冰冰地逐利。” 信心和底气,来自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书写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史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让一穷二白的国家换了新颜。义乌货郎走街串巷,从“鸡毛换糖”做起,成就了如今万商云集的“世界超市”;无数打工者到深圳追梦,将落后小渔村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三代人扎根塞罕坝,在荒漠沙地上种出了世界最大人工林海……“中国经济改革的故事是坚强的民营企业家的故事,是勇敢的零星社会试验的故事,也是谦逊又刚毅的中国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奋斗的故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里·科斯发自肺腑地称赞。 要游泳总会呛水,要前进总会遇阻,这是发展的必然。正是由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一次次把危机转化为发展的机遇,把发展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五)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30%,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创造了从落后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发展奇迹…… 中国的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2010年至2017年间,中国在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9%增长到11.4%,“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有所上升,表明中国作为消费市场、供应方和资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发布的报告一语中的。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度融合的今天,中国与世界需要沿着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的路子走下去。那些妄图“遏制中国经济”的想法或做法,在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各布·柯克嘉德看来,都是不理智和不靠谱的。当今中国,不仅是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全球唯一能够生产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还将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为全球带出更多的动车组。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正如一位澳大利亚作家所言,虽然受到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但中国的改革步伐不会停止”,“中国发展的故事还有很多章节要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