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靠坚守,他实现了治沙人的中国梦!(2)
时间:2019-08-13 14:25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滴滴汗水粒粒沙,在杭锦旗政府的主导下,在杭锦旗十几万干部群众的支持下,1999年10月,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一条被誉为“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终于修成通车了!“65公里的路,整整修了3年啊。在沙漠里修路,我们修成了!”在通车庆典仪式上,王文彪言语哽咽。 这条路背负着库布其沙漠几代人的梦想。王文彪感慨:“这是我最大的慰藉,也是我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我就出生在库布其沙漠,我的童年曾经过着和这里老百姓一样的生活,我也深受其害,深知其苦,但我也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在沙漠中要林子?想林子想疯了!” 如今的库布其沙漠。资料图 “下游的百姓守着黄河,却喝不到黄河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一直是王文彪的心结。围绕黄河修建防沙护河锁边林,是不是就可以锁住黄河的沙?王文彪竟然想在黄河身上做文章!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王文彪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谁都无法阻挡他搞黄河锁边林的决心。 每年可以阻止上亿吨黄沙侵入黄河的护河锁边林。资料图 2001年,规模宏大的锁边林工程开建,大规模的沙漠治理行动全面铺开。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南岸,240多公里的长度,单围起来就用了两个月。沙漠里还散落着几十户牧民,王文彪和他的工作组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终于将牧民全部搬迁出去。 路不通,苗进不去,怎么办?王文彪带着员工把边上的沙子推平,上面撒上黏土,再洒上水,再轧,硬是轧出了一条路。就这样,王文彪与沙漠一斗就又是许多年。 2004年,锁边林工程完成,不但锁住了流向黄河的沙,而且使库布其沙漠的生态得到了进一步的修复。大面积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经济生态林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带动了当地1万多农牧民共同致富。 如今的库布其沙漠。资料图 经过30年的植树造林,如今库布其沙漠18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有6000多平方公里得到治理,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库布其沙漠从祖国正北方的一块“黄褐斑”变成了一枚“绿宝石”。 “我们要守住每一寸土地,让更多的沙漠变绿”。时至今日,王文彪和无数“王文彪们”让沙漠变绿的脚步从未停歇。“坚持、坚韧、坚守”的血性,已成为了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不会变。 王文彪接过了“全球治沙领导者”的证书。资料图 2013年9月2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王文彪迈着坚实的步伐走上全球瞩目的领奖台,接过了“全球治沙领导者”奖牌与证书。 王文彪说:“我想把这块奖牌献给我的祖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有个年轻的‘中国梦’,那就是我们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我们治沙人的‘中国梦’。”(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慧慧 杨月 实习记者 曹若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