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动众来、稀里糊涂走 “断头式”调研让基层反感(2)
时间:2019-08-13 08:3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幸亏,陪同调研的一个年轻人零星记了一些。小伙子花了两天时间,绞尽脑汁整出一份调研报告,赶紧上报了事。基层干部说,这种调研来一次,就臭了“调研”二字的名声。 调研应直奔问题、解决问题 “调研来了一拨又一拨,但往往是兴师动众来,稀里糊涂走。”一位乡镇书记说,很多调研有过程、无结果,有的问题多次向各级调研组反映,都得不到解决。有的上级部门来调研,乡级层面提出需要上级支持或协调解决的问题,上级领导回去之后,又把问题推到乡里解决,“断头式”调研最让基层反感。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来100次我们也欢迎。”一位驻村第一书记说,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深入调研就是要弄清问题性质、找准症结所在,实现调研成果转化、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人们常说,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目前值得警惕的是,诸如为调而调、研而不调、只调不研、研而不实等形形色色的假调研、调假研,同样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扑下身子、求真务实,才能做好调查研究,真正推动事业发展。 针对基层调研领域的怪象,基层干部群众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是统筹调研活动,更多安排到偏远、落后和问题困难突出的地方,调研成果及时反馈当地政府,加强转化,解决问题务求实效。二是改进调研方式,建议上级更多采用不打招呼、直奔基层的方式开展调研,不要总想着要地方陪同。三是明确规定各级党政正职不陪同的清单或情形,更好地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四是在提升各级干部调研能力的同时,建立基层对调研工作的匿名评价反馈制度,供上级掌握每次调研的实际情况,并作为调研干部作风和能力的一项考察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