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西福建减税降费情况调查:企业负担减轻了(2)
时间:2019-08-12 08:3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看地方减税降费“大账”:今年前5月,广西为企业减税降费144.8亿元,其中减税106.5亿元;福建累计减税降费229.01亿元,预计今年仅增值税改革、个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三项新增减税就达500亿元以上,减税降费力度明显加大。 综合两省区情况,目前减税降费政策释放的红利至少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减税的“普惠性”效应初步显现。 在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曾纪芬介绍说,“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让盈利的近5万户小微企业全部享受减免税优惠;“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政策让超过7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减免税优惠;“减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政策让近30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减免税优惠。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的民营企业占比达到91.8%。 “从长期看,减税降费有‘放水养鱼’、培育税源的积极作用。”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黄剑青说。 减税的“结构性”效应初步显现。 从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减税面最大。厦门市民营经济减税幅度为36.64%,减税面达94.59%;4、5月实现净减税16.42亿元,在所有经济类型减税额中占79.74%,民营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分行业看,制造业减税规模最大。广西今年前5月制造业增值税净减税16.78亿元,占增值税减税总额50.7%。柳州市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今年前5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但缴纳增值税同比下降81.9%。 减税的“激活性”效应初步显现。 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技术升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企业家信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执行以来,广西全区税务登记新增纳税人58069户,同比增长13.8%;2263户重点税源企业今年前5月每百元营业收入研发投入为0.16元,同比增长23%。福建今年1—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21.1%,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厦门今年1—6月新设外资企业539家,合同外资31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倍,比上年同期增长48.1%。 弥补财力缺口, 保证重点支出 开源节流保障民生,强化服务讲求实效,企业获得感满满 7月16日,财政部公布上半年财政收支状况。财政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减税降费效果持续加大,直接将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拉低至3.4%,为近10年来同期新低。 减收使财政收支平衡承压。地方政府如何弥补财力缺口、保障重点领域支出?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 ——开源节流,多渠道筹集资金。 减税降费减少了财政收入,在各项事业特别是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需要持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开源节流、统筹平衡是财政工作的关键。 综合来看,两地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多渠道开源平衡收支。如加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力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依规适度增加今年地方国有金融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盘活存量资金资产统筹用于重点支出等。通过这些措施,弥补落实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 比如,厦门市采取存量资金盘活措施,收回结转一年以上的资金,用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通过增加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缴比例从25%提高到27%,缓解财政收支矛盾。 二是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比照中央做法,广西、福建省级部门除刚性和重点项目支出外,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本部门开支,省级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压减6.6%,并要求市县比照省级的做法。福建除应急救灾等支出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不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广西在自治区本级压减三公经费0.12亿元,压减资金统一收回总预算,统筹用于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支出。 三是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加大保障民生力度。 “我们坚持财力下沉,帮助财政运行困难市县弥补因大规模减税降费形成的财力缺口。截至6月底,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市县转移支付2181亿元,已达到2018年全年的93.8%。”曾纪芬说。 黄剑青介绍,目前,福建省已经建立“三保”支出预算安排事前审核机制,重点选取可能出现“三保”不到位情况的财政困难县(市、区),对其“三保”支出预算安排进一步审核,发现“三保”支出落实不到位的,将予以指导并督促纠正。 ——强化服务,好政策更要落实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