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边远山区40载 他将南川大树茶变“摇钱树”(2)
时间:2019-08-12 05:4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刘正宇说,在大山里工作,每次路过村庄,都常常会有农户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回报他们。” 有一次,刘正宇在一个村的村口遇到了5个小学生。“他们看我们是考察队的,就给我们敬队礼。”他说,当时已经是下午4点左右,孩子们都还没有吃午饭。“他们一天只吃早饭和晚饭。早上吃完饭就去上学,路上要走3到4个小时。” 刘正宇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了身上仅有的100元。因为还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刘正宇把钱交给了附近小商店的老板,请他帮忙把这张100元分给5个孩子,每人20元。 12年后,刘正宇因为工作再次来到这个村子时,村党支部书记拿出了一张100元,而这正是他当年给孩子们的100元。 “我没有想到,村里一直留着这张100元,就是要鼓励更多的孩子好好学习。”刘正宇说到这里突然哽咽。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当年那5个小学生里有4个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 他把植物变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今年已是67岁的刘正宇仍然扎根大山,他先后三次延迟退休,继续致力于药用植物研究,并尽心竭力培养学术团队。 “我现在还干得动,所以我想干更多事。”刘正宇说,他会一直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刘正宇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全国第2次、第3次、第4次中药普查的植物专家。他收集的民间方子有3000多个,方子中的药材特性、药用价值、产地、分布等情况,他都会进行仔细研究,详加注解。 刘正宇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刘正宇这么说,也这么做。他在酉阳发现了青蒿素含量极高的紫杆黄花蒿野生资源,于是和团队帮助当地建立了青蒿素药厂;他还曾爬上金佛山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把南川大树茶从一文不值变成了农民手中的“摇钱树”…… 当提及今后的目标时,刘正宇回答:“我不知道怎么定,但是我知道,我还有事情没做完,所以要一直做下去。”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实习生 吴旭洋 人物档案 刘正宇,男,67岁,汉族,中共党员(党龄3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专家组成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他扎根边远山区40多年,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倾尽毕生的心血。 他带着团队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共收集制作各类动植物标本达30余万份。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告崖柏在全球野外灭绝后,他带领考察队走进大巴山深处寻找3个多月再次发现了野生崖柏,在国际植物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在参与主持国家“523”项目子课题“酉阳青蒿资源青蒿素含量及生态生物学调查研究”时,除找到蕴藏量大、质量好的青蒿产地外,还帮助酉阳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青蒿素药厂;金佛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南川大树茶,从一文不值变成了农民朋友手中的“摇钱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