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根基牢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大国粮仓根基牢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2)

  增加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推广,加大科技培训,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高产高效绿色技术集成,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嫁接进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耕作、栽培、植保、灌溉等水平持续改善,藏粮于技正加速成为现实。

  截至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随之而来的是,粮食平均亩产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37斤提高到749.4斤。

  中国人碗里装中国粮,靠的是中国的种子。据测算,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率在四成以上。能否很好地掌握种子选育、生产、加工技术,能否把优质品种推广到田间地头,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多年来,我国的育种家们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目前,我国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玉米自主品种占90%以上,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

  强机制

  加大“三农”投入,提高农民和主产区种粮抓粮积极性

  粮丰天下安。连年丰收的背后,凝聚着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甘霖,也凝结着亿万农民的勤劳和汗水。

  粮食是种出来的,保障粮食安全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稳定种粮收益预期——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坚持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不断改进目标价格政策,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机制。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13亿元病虫防治资金,安排18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让种粮农民吃亏。

  解除种粮后顾之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农民合作社日渐成为提高粮食产能的有效途径。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来说,合作经营不仅可以降成本、提产量,连市场话语权也变强了。目前,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1万家,截至2018年底,纳入到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名录的家庭农场近60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6.9万个,土地经营权流转比例达36.5%。

  粮食也是管出来的,保障粮食安全要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

  稳住主产区“粮仓”——产粮大县的粮食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之中的占比超过“半壁江山”,但产粮大县往往也是财政穷县。如何激发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每年为主产区减轻负担近300亿元;建立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制种大县等综合奖励政策体系,2018年奖励资金达到428亿元,多予少取不让种粮大县吃亏。

  加强功能区建设——在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优势产区,划定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包括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五类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保护区。据测算,“两区”建成后,可保障我国95%的口粮消费量,90%的谷物消费量,14%的大豆消费量等。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抓住‘两区’就稳住了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的基本盘。”

  朱 隽 顾仲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