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里放气球”的上海台风研究所 “利奇马”登陆,他们逆风而行(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台风里放气球”的上海台风研究所 “利奇马”登陆,他们逆风而行(2)

  汤杰:直接的触发动机是2006年的两场台风——“碧利斯”和“桑美”。“碧利斯”其实是很弱的台风,却在湖南造成了严重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桑美”在福建和浙江登陆时,也给当地的渔民和渔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们台风所是国内唯一一个台风专业科研业务机构,那之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不能只待在办公室,等美国人或者日本人的数据,在纸面上去做预报,必须自己进行台风相关数据的采集。2007年,在国家、上海各级气象部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所的赵兵科博士领衔组织了这支台风野外观测队伍。

  新京报:你们每年都要追逐台风吗?

  汤杰:以前是一年1到2次,这几年慢慢在增加,现在我们每年大概出去4到5次,未来还可能逐步增加。

  新京报:你们通常会挑选什么样的台风来观测?

  汤杰:我们的选择和台风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对来说,大台风比较容易观测到,小台风移动快,变化往往会比较快,就更难抓。对华东影响比较厉害的,我们基本都会去观测。华南的台风我们会有所选择,比如我们预计在10月份试验无人机、火箭这样的新型装备,由于华东的空域很难申请,我们倾向于放在华南去试验。

  新京报:你们的观测和研究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呢?

  汤杰:简单来说,观测台风登陆以后能维持多久,可以提高我们今后对台风的预报能力。分析台风带来的降雨到底有多大,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台风登陆后强降水的预报水平。比如这次的“利奇马”,它的影响范围比较大,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是个高影响的台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如果我们采集这方面数据,今后要再碰到类似的台风,就能大大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一些灾害。

  进行臭氧探空,则是为了弄清台风登陆可能给周边带来的环境污染,因为台风有可能会把平流层的臭氧带到人类活动的经济层上,而臭氧对人类的健康还有一些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新京报:目前你们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哪些成果呢?

  汤杰:你可以到微信里去搜索一个叫“台风检索系统”的小程序,这是我们为公众提供台风动态的一个免费产品。在所有亚太国家中,我们国家拥有最完整的台风相关数据库,包含了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18年所有的台风相关数据,这个数据库也是我们研发的产品,在中国台风网免费为公众提供服务。我们还为气象部门提供不少台风预报方法和预报产品。另外,我们每年都会制作一本台风年鉴,每十年出版一部台风气候图集。

  新京报:在进行台风观测时遇到过什么危险吗?

  汤杰:我们探测车的窗子是向下开的,2015年的一次观测任务中,风雨实在太大,雨从下面往上冲,直接就冲到我们的大卡车里面,造成很多装备短路,修了大半年才全修好。去年“玛丽亚”登陆时,我们的观测点离登陆点只有六七十公里,风暴潮起得非常快,很快就把我们车给淹了,人员是安全撤离了,但车被彻底破坏,又修了大半年才修好。

  所以今年我们特别强调观测的安全性,制定专门的安全制度,购买专业的野外观测试验人员保险,还设立了专职的观测安全员。另外,每到一个观测点,我们首先要选一个必要时可供撤退的紧急避难点。

  新京报:团队成员的家人会担心吗?

  汤杰:会担心的,但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尽可能让家人放心。我们一直说,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弃观测,再必要的时候贵重的装备也可以放弃,但一定要保证人员安全地回去。我们还没有发生过人员伤亡事故。

  新京报记者 张惠兰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