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2)

  5年多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等一批制造业疏解大项目落户河北。同时,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地利用现有商贸物流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积极承接北京区域性批发市场转移落地。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河北共引进京津资金约1.8万亿元,占全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

  今年5月14日,雄安新区容城县人民政府发布征收土地和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标志着雄安新区征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由顶层设计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雄安新区将坚持突出主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将主要在张家口崇礼赛区产生。当地抓住契机,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崇礼滑雪场目前已达到7家,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端滑雪聚集区。实现从冬季为主向一年四季拓展,168哥伦比亚超级越野赛、半程马拉松等一批户外体育赛事活动,让崇礼这座体育之城雏形显现。崇礼借“白色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全部财政收入从2015年的4.4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0.15亿元。

  河北乘着国家战略东风,加快自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切实感受到,近几年河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申请来我们‘孵化器’创业的中小企业都排起队了。”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孟昭说。

  2018年,河北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1.5∶48.5∶40,优化调整为9.3∶44.5∶46.2,占比排序首次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转变。主导产业方面,装备制造业迅速壮大,2016年以来增加值持续超过钢铁工业,改写了“一钢独大”历史。

  提升“颜值”:铁腕治霾有力度,生态环境大改善

  曾几何时,燕赵大地雾霾频发,每到秋冬季节,全省中南部经常笼罩在浓浓雾霾之下。

  近几年,河北的“生态颜值”已发生很大改观。变化背后,是河北铁腕治霾,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的结果。

  据了解,2013年以来,全省钢铁产能压减累计超过8000万吨,一批玻璃、煤炭、水泥等产业退出,工业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针对秋冬季散煤污染,河北近年来大力实施气代煤和电代煤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改造535万户,大量农村群众告别了烟熏火燎的传统取暖方式。北京周边廊坊和保定20个县建成“禁煤区”。根据测算,农村“双带工程”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率超过30%。

  2018年,河北全省优良天数平均为208天,比2013年增加79天;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8.1%,提前一年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6月,河北省空气质量连续3个月创下2013年以来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现在大部分时候晴空万里、风清气爽。老人、小孩戴口罩的少了,户外活动多了。”霸州市民王静丽说,曾经的高频词汇“雾霾”正逐渐远离百姓生活,蓝天白云成为生活的常态。

  今年,河北大气污染治理将争取实现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5%的目标。

  天空越来越蓝,大地越来越绿。承德塞罕坝,这片曾经的不毛荒原,已奇迹般变身为茫茫林海,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卫士奖”;在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建设持续推进,新区蓝绿交织的底色正在徐徐绘就;在张家口崇礼冬奥赛区,植树造林取得明显进展……

  区位独特的河北省是为京津阻沙源、蓄水源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河北省提出到2035年,全省将完成营造林518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18年的34%达到并稳定在40%,一道道绿色生态长城正在不断延伸铺展。

  在冀中南邢台市区周边,曾经有十多个泉水群终年喷珠吐玉,为这座城市赢得“百泉之城”美誉。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些泉眼随着“地下水漏斗”的形成而逐渐干涸断流。令人欣喜的是,经过综合治理,邢台一些区域地下水位明显回升,部分泉眼出现复涌态势。

  邢台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北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黄河引水以及限制开采地下水等措施,通过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治理,累计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40多亿立方米,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止跌回升。

  河北城乡居民如今经常自豪地说,燕赵大地“气质”更美了、“颜值”更高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广阔,生活舒适度、幸福感越来越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