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下好“夜经济”这盘棋?看看这些观点碰撞!(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如何下好“夜经济”这盘棋?看看这些观点碰撞!(2)

  “首先有市场需求,才有政策的相应调整。政策跟着需求走。”广州市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尹志新认为,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紧跟民众的需求,紧跟“夜经济”主体商户的需求。

  事实上,发展“夜经济”,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

  “发展‘夜经济’不能靠政府定义,政府部门不能用政策、条例把‘夜经济’管死了,更不能以罚代管、甚至出了问题一关了之。”周天勇说,政府要起到放活和管好的双重作用。硬件要配套,应提供灯光电资源、合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等;软件要管好,充分研究“夜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环境、治安巡逻等随之而来的隐性问题。

  

如何下好“夜经济”这盘棋?看看这些观点碰撞!

  节奏之争:“打鸡血”还是“镇定剂”?

  发展“夜经济”是要“打一针鸡血”,还是“喝口镇定剂”?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夜生活市场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覆盖我国多个城市;城市夜生活指数靠前的深圳、上海、北京等13个城市近四成人口认为夜生活时代正在开启。

  庞大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各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从旅游、餐饮、文化、交通等多维度培育发展“夜经济”。

  “政策实施要做好统筹和顶层设计,算好经济账。”尹志新说。他举例说明“通盘考虑”的必要性:公交公司可以亏,但公交公司加上商场的综合效益算起来如果是盈利的,那这个班车就可以开通。但如果综合算来依然亏损,那么拿公共财政去补贴就不合适,得实事求是。

  成都市商务局流通产业处处长王永刚是一位有着40年工作经验的“老商业”。他认为,发展“夜经济”需要一个边界,哪些消费场景应该鼓励,哪些应该约束,值得探讨。

  周天勇说,选择“夜经济”发展模式,要百花齐放,留足政策空间,发挥市场力量。发展真正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才能促进解决就业、稳定收入,搞活城市经济。

  “夜经济”的着力点,应当是真正为了民众生活需要。王永刚认为,如果仅仅为了促消费而“大干快上”“盲目跟随”,则违背了发展“夜经济”的初衷,落入了政绩工程的“俗套”。“应该久久为功,放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延伸、提升上。”

  策划:赵承

  监制:陈二厚

  统筹:邱红杰 林红梅

  文字记者:王优玲、董博婷、王攀、邓瑞璇

  视频导演:武笛

  视频记者:武思宇、张文、蒋志强、张侨、张爽、韩曦乐、白田田、张璇、季小波、王雨萧、周文林、赵文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