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学有所教”篇(2)
时间:2019-08-07 10:5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老师们眼界放宽、方法跟上、心气儿变足,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目前,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的教职工从2015年的20名增加到了40名,还涌现出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区级学科带头人。 “学校发展迅速,我们也有了更多提升的机会,现在的工作既快乐又充实。”张燕说。 【记者手记】 兴教必先强师。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国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许多省份通过学费补偿、国家贷款代偿等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长得高,乡村教师正在撑起基础教育的“脊梁”。 【故事三】“启明星”指引少年探求未知世界 久违的大雨,一扫京城连日的暑气。 北京市八一学校天工苑通用技术中心的通道里,即将升入高三的张馨心轻轻扶正自己设计制作的展板。展板的内容——“基于卫星转发和‘黑匣子’的自然灾害实地数据监测系统”反映着她过去两年的学习成果。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同正在研制科普小卫星的老师和学生们交流,肯定他们通过科普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做法。当年年底,科普小卫星发射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给研制团队的学生回信,叮嘱孩子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 “第一颗小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在我们学校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了整整一周。”当时正在上初中的张馨心,被深深震撼了。 仿佛一颗“启明星”,科普小卫星吸引着张馨心努力考入这所学校,成为团队一员。编程控制、样本培育、走进高校实验室观摩取经……她陪伴着亚轨道飞行器“方舟一号”从无到有,从图纸变为现实。今年6月,这个携带太空生物实验舱的飞行器在内蒙古成功发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只是张馨心学习探索的一个侧面。这个看起来白净文弱的女孩是学校动漫社社长,喜爱篮球,擅长定向越野。“学校开设了机器人、陶艺、足球、京剧、舞蹈等各个门类的项目制课程,鼓励我们不断触碰、探索未知的世界。”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学校时指明的方向,在校党委书记牛震云看来,同学生们面临的升学要求并不矛盾。 “兴趣的开启、精神的培养,是学习的‘永动机’。”牛震云说,“让孩子们对内探究自己的禀赋天性,对外了解行业与职业,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积累,信心满满走进考场,同时也成为生机勃勃、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即将备战高考的同时,张馨心也期待着第二颗、第三颗科普小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同时,她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更高的世界:“在未来,航天科技不会只停留在探索太空。我想从事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更多地造福人类。” 【记者手记】 好的教育如同静待花开。 不是守株待兔的无所作为,也不是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机械“刷题”培育不了创新精神,超前教学更涵养不出人文素养。时代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国持续深化中高考改革,通过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倡增加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大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蓓蕾吮吸雨露,终将尽情盛放。 【故事四】曾经的“差生”走上“成才大道”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这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 4年过去了,想起这段话,今年高职毕业的李明扬仍然难掩激动:“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让我从‘差生’的阴影中解放出来,走上‘成才大道’。” 曾有一度,李明扬觉得,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中考成绩仅有200多分,初中毕业的李明扬面临“没书读”的窘境,职业学校成为不得已的“将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