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见证了什么(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这位中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见证了什么(2)

  1958年8月,中央决定为庆贺共和国10周年盛典,在北京建设包括“万人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建筑。当时,距1959年国庆节只剩不到400天。完全不依赖任何外国专家的设计及施工力量,全凭中国人自己,在400天内建起包括“万人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建筑,这个任务究竟有多难?

  对比一下同期世界上其他著名建筑的施工时间——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建了7年,比“十大建筑”晚一年开工的悉尼歌剧院则用了14年才建成。

  人民会堂人民建。为了设计大会堂,工人、学生、教授以及全国各地的设计单位纷纷献计献策。短短一个月,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三天之内,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33位顶级建筑师来到北京,随后提出了各具异彩、不拘一格的方案。

  周恩来确定了最终的方案:“所用的材料必须全部国产,不许进口;兴建中厉行节约,不得浪费,一切都要量力而行。”

  在大会堂里,万人大礼堂就占去了将近一半——要在这间能装进整个天安门城楼的大屋子里开会,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看得见、听得清?设计师吸收了“水天一色”的中国文化特色,把顶棚做成大穹隆形,顶棚和墙身的交界做成大圆角形,使天顶与四壁连成一体。没有边、没有沿、没有角,达到了上下浑然一体的效果。除了中央大厅、大礼堂、大宴会厅等,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1959年9月,大会堂顺利竣工交付使用。人民大会堂从此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走进中国的政治舞台。

  2014年9月5日,人民大会堂,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后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提出四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向更加明确。

  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最清楚。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否则就会水土不服,甚至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把国家前途葬送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得来的。这一制度扎根中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今年90岁的申纪兰,是中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1954年到现在,她没有缺席任何一届,一直忠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带着人民群众的嘱托赴京参会,积极建言献策。这些年,她提过很多与修路、交通相关的建议。今年,她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聊(城)邯(郸)长(治)客专项目的建议”。“修通路,迈大步,带领大家去致富。路修好了,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2019年3月3日上午,申纪兰从长治乘飞机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只花了1个多小时。(记者 王少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