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自述:爸妈没告诉我该怎么做姐姐 和弟弟像陌生人(2)
时间:2019-08-02 06:3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青春期在父母那里一直缺失的“关系课”,只能自己补回。上大学后,当妈妈打电话抱怨弟弟时,王晓琪会帮弟弟解释;放假回家,主动过问弟弟的学业。“当我主动靠近后,弟弟也明显长大了,会主动和我聊学校和生活的事”。 在尹红峰看来,当父母决定生第二个孩子时,应和第一个孩子好好沟通,说清楚为何想生弟弟妹妹,以及大孩子可能会面临哪些改变,从而唤起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父母要给予足够心理建设,让孩子知道咱们家若只有你一个孩子,到父母老了以后,你的压力会很大。但有弟弟或妹妹一起来分担,压力会小很多。”尹红峰指出,父母需要倾听孩子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手足关系,“手足之情是其他感情无法替代的,手足关系越温暖越和谐,对于两个人的成长都好”。 给予空间和心理上的支持,建立两个孩子间的边界感 “问题并不是最早出现在青春期。”育有一双儿女的李榕感叹,当第二个小孩出生的时候,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难题已经开启了。她的两个孩子相差8岁,姐姐读高中,弟弟读小学。 “两个孩子相差6~8岁,关系比较难处理,他们不在一个频道。现在老大出没于各个补习班中,老二还在傻玩,这个差距造成了他们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比较少。” 青春期的老大,时常表现出觉得父母偏心老二,李榕很无奈。“你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就是有不同的要求呀。小的孩子能吃好喝好,高高兴兴的就行;而老大的学业压力已经上来了,你对她自然会有很多方面的要求——在孩子眼里面那就是偏心”。 李榕发现,两个孩子还会互相模仿,互相刺激,“争夺”和自己亲近的机会,已经十几岁的老大表现得和弟弟一样“幼稚”,会忽然撒娇耍赖。 但李榕也看到,假如姐姐对弟弟有好脸色,弟弟就会“上赶着对姐姐特别好”,反之则也会怒目相对。“老二天生就有这种抢夺意识的,他觉得一切得跟人家抢过来。但凡姐姐愿意哄他一下,他就特别愿意跟着姐姐玩,比跟着妈妈都好,所以老大的示范效果对老二的影响力非常大”。 目前面对这双儿女的关系问题,李榕的做法是——“兄妹问题靠后,先让姐姐度过自己青春期的问题”。“我会让小的别打扰姐姐,或者把他们隔离开来。这种做法对他们的情感交流不见得是好事,但是青春期成长会有自己的磕绊和烦恼,很多时候我的办法是让他们不相处”。 尹红峰觉得,父母对于青春期中的大孩子,需要给予他在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足够支持。“不去剥夺他为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作决定的权利”。 另外必须注意,二孩家庭中较小的孩子,内心也是敏感的,“一出生,他就需要学会察言观色”。尹红峰建议,父母要让老二知道老大是罩着他的,但不能完全依赖老大。“父母可以告诉较小的孩子,你能跟姐姐一起玩,但她现在回来还有好多作业没有写,那就要等写完作业,你再找她玩——这是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相处是要有边界感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