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创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模式(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国防大学创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模式(2)

  指导教官制和小班化教学,是创新教学模式打出的组合拳。不久前,他们组织30多名高中级学员,赴部队开展现地教学。与以往不同,此次现地教学队伍多了郭武君、舒健等5名指导教官的身影。

  指导教官提前介入现地教学,给学员部署考察重点和研究题目点,让大家带着问题走出校门。一周时间里,指导教官跟随考察调研部队建设和练兵备战情况,并把考察调研情况第一时间融入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的背后,是他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藩篱,全力推进教学转型的生动写照。

  两年来,他们聚焦备战打仗,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一张张路线图,正在变成一份份成绩单。

  学校构建全新课程体系,新增与联合作战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重构战略班、联合作战指挥班、领导管理与指挥班等重要班次新型课程体系,学员平均满意度达90%。

  他们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在指挥员班实行全体系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指挥训练,加大想定作业、案(战)例教学、综合演练难度强度。全面推开“学讲研练考”教学模式,推行小班化、研讨式教学和指导教官制,提升指挥员专业化培养质量。

  学校深入推动理论创新,制定军事理论体系建设规划,设立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专项课题,高质量完成83本教程编写并进入教学试用。持续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两年来共研究上报各类决策咨询报告300多份,多份报告获得上级领导批示。

  决胜战场

  围绕多出一些懂打仗的名师,带出一批会打仗的高徒,国防大学把师资队伍作为立校之本、兴教之源,下大力增强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在国防大学,“蓝军司令”李文可谓人人敬佩。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仅6年时间,李文就拿下12项“国防大学优质大课奖”。

  1990年,李文来到国防大学从事外军研究和教学,一干就是30年。作为中国最高军事学府的“蓝军司令”,他带领团队打造的专业蓝军,成为红军的强硬对手和难啃的硬骨头。

  “选择以外军研究为一生的事业,决不是逞一时之气,更不是长他人威风,锻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必须把作战对手搞清摸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李文说。

  国防大学调整组建后,作为联合作战学院外军系首任主任,李文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提升我军打赢能力加强外军研究。去年4月,外军教学版块开设《马扎里沙里夫作战战例研究》课程。这个课程在各班次教学中获得了学员的普遍赞誉,被评为国防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示范课。

  围绕建设“晓于实战、善教打仗”的新一代名师队伍,他们以新时代国防大学人才工程为依托,强力推进名师立校、名师立学、名师立教,下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名师名家,一大批后起之秀脱颖而出,汇入名师方阵。

  为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调整组建以来,大学通过组织常态化教学比武、试教试讲、骨干集训等活动,倒逼教研人员能力提升。两年来,他们先后选拔200多名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研骨干担任系、教研室领导。

  与此同时,他们加强与外军院校的国际交流,遴选近百名教研干部出国留学、考察访问,安排教研人员参加外军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近百次。

  生硬的数字折射出这样一个事实:作为全军唯一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国防大学八大学院形成了一体办学的人才布局。改革重建两年来,一批批联合作战人才从这里走向演兵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