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联合制胜打通“神经中枢”(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为联合制胜打通“神经中枢”(2)

  其实,熟悉尹璐的人都知道,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单纯的技术人员。她常讲:问题就是课题,不仅要当“技术控”,更要成为“作战通”,必须学会用指挥员的思维去审视技术保障工作。

  “某综合空情预警系统”“某信息安全管控系统”……历数她牵头和参与的30多项科研课题,处处体现着确保联合作战胜利的前瞻性思考和服务打赢的实干精神。

  为联合作战带出信息尖兵

  尹璐先后为6000多名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技术人员授课教学,现场或电话指导部队解决系统建设及运用中的技术难题上万次。她的学生中,有军以上参谋,有总工程师、高工,还有团以上领导干部和业务室主任。

  尹璐所在保障队的副队长卫斌,就是尹璐注重方法因人施教培养出的“得意门生”。当年,尹璐发现从国防科大作战指挥学硕士毕业的卫斌很有发展潜力,就为他量身定制“三步教学法”,即她做他看、她讲解他领悟、他做她看并点评。言传身教之下,卫斌很快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见时机成熟,尹璐鼓励卫斌转变角色,独立担纲课题项目,并全力为他创造条件。毕业仅几年的卫斌很快就取得5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

  在尹璐悉心培育下,一大批信息领域的“新兵”,很快变成能独立承担值班和科研任务的“技术尖兵”。

  尹璐所在的保障队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团队。近两年,先后有多名来自各军种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年轻博士、硕士充实到该队。如何尽快将这些高才生培养成顶得上的技术骨干,成了她亟待解决的问题。

  尹璐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子,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作为总工程师的尹璐,创造性地突破业务室建制,跨专业抽组,各学科交叉,成立6个紧贴联合作战的课题组,让一批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担任组长,展开研究攻关。

  保障队信息处理室博士技师郭强在战区联指中心值班时,发现每天海量信息都靠人工检索、抽取,既耗时又费力,随即产生了依靠刚刚兴起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智能处理的想法。尹璐得知后,特意为郭强申请成立课题组,立项“多源信息融合”项目,提供设计思路、研究方法,推进该项目取得突破。

  3年多来,尹璐所在的保障队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她直接帮带的上百名人员全部成了联合作战指挥和保障的过硬尖子。该保障队连续被战区评为“联合作战保障能力建设先进单位”,她本人也被战区评为优秀教练员。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