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与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3)

  坚持党建机制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也是党的基层领导体系建设的基础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近年来,围绕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各地主动开展实践创新,推动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北京市针对街乡权责不清、资源不足、条块分割、机制僵化、治理力量分散、联动效应不高的问题,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创新,强化街乡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下沉、赋权、增效”为抓手,推动治理力量和资源下沉。

  同时,北京市根据各城区治理特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有序推动街乡“大部制”改革,调整街道党政内设机构,优化工作流程;以执法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三协同综合执法链”机制;以“多网融合”为抓手,推动党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机制。“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系列新举措实现了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不仅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创造了新时代党领导基层治理的新经验。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关注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共建共治共享需要基层党组织既要勇于扛起责任、自己带头干,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要不断提升社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把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江苏如东通过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创新“四式四定”服务方式、完善制度统筹激活服务要素,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越位”处“退位”,在“缺位”处“补位”,实现了“服务型”“开放型”“民主型”党支部的转变。

  上海市商务楼宇党建坚持“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把先建立楼宇党组织再向楼宇内各单位延伸作为有效路径,推动全市1410幢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组织全覆盖,90%的标志性商务楼宇建立楼宇党委、设置党群服务站并配备专职党群工作者,有效实现了对楼宇经济、楼宇治理、楼宇人群的引领带动,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极大增强了年轻党员的归属感。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万丈高楼平地起,离不开建筑师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劳动。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和弘扬“红船精神”,永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斗争品格,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一切创造热情和创新智慧,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建设得更加坚实稳固。

  (执笔:杨奎)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30日05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