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食用菌 这个园区靠它做成百亿大产业(2)
时间:2019-07-30 10:4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物联网的使用为公司栽培食用菌插上了智能‘翅膀’。”常生源菌业公司总经理常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了物联网,邹城食用菌产业“如虎添翼”。 作为该园区的骨干企业,常生源菌业公司主要从事杏鲍菇栽培、销售、菌种研发、技术服务等。该公司通过与黑龙江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食用菌界率先试水物联网,实现了食用菌栽培全过程智能化、精准化,使质量安全实现了可追溯。 在邹城,同样通过物联网发展智能化工厂栽培的还有利马菌业、友硕生物科技等多家企业。“有了物联网平台,我们的蘑菇就有了‘身份证’,消费者可以吃得明明白白。”利马菌业公司总经理张广龙接受采访时说。 “物联网的运用不仅使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智能化,同时也可以让消费者对所购产品全程可视,实现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朱红卫说。以常生源菌业为示范样板,邹城引导企业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扶持企业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发精准数据化控制平台,开展食用菌产业全过程智能控制建设,加快实现产业链条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市场+餐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邹城食用菌产业已经从当初的塌陷地、简易菇房、一般工厂化栽培,发展到了现在的全过程智能化栽培,实现了四代升级。 “食用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为邹城智慧农业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朱红卫说。 深耕链条 产业升级不能只靠“卖蘑菇” “加快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只靠‘卖蘑菇’”。朱红卫这句话,概括了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食用菌企业的共同追求。 眼下,山东集盛双孢菇公司已经将食用菌链条的下游产业“玩得很溜”。他们用科技手段将菌渣“吃干榨尽”——开发生物有机肥,把绿色肥料重新“反哺”到当地玉米、小麦、林果等农田中。 围绕食用菌,山东宇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农副产品深加工、邹旺食用菌有限公司进行灵芝盆景栽培、济宁十八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着眼金针菇保健饮料开发、常生源菌业进行巴西菇多糖(抗癌药物成分)提取……在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大批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正蓬勃发展。 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该园区正打破传统单一模式,形成食用菌“良种繁育—工厂化栽培—功能性食品开发—菌渣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