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中: 为“神舟们”的交会对接引路(2)
时间:2019-07-29 04:2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相关研究结果在2011年成功应用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并在随后的神舟九号、天舟一号等多个重大型号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罗亚中也实现了快速成长。他在航天动力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占同期国内论文比例近1/5,持续多年被全球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航天工程领域),他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个人先后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等学术称号。 悉心培育载人航天下一代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罗亚中说,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传承。 罗亚中所在的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是一个诞生了3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的优秀集体,有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 罗亚中耳濡目染,在指导学生时格外用心。学生们都说,罗老师很严格,也很有耐心。他的一位学生向记者回忆道:“我们写的每篇论文,他都会反复推敲,大到篇章结构、小到语法单词与格式排版,都会仔细修改。” 在参加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期间,罗亚中一直陪着参赛学生战斗在最前线,仔细倾听每位队员的想法,掌握每位队员的工作进度。 在综合考量后,他为整支队伍制定计划、梳理思路、明确分工。凭借丰富的优化研究经验,他让队员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没有在太多不可行的方案上浪费精力,而是在几种成熟的方案上精益求精。 当队员们在多脉冲交会优化上浅尝辄止时,他提醒队员们要深度挖掘,最终使燃料系数指标得以提高。“如果不是罗老师坚持,我们估计也就以2000多分收尾了。”一名队员回忆时说。 最终,罗亚中带领团队创造了3101分的佳绩。 如今,罗亚中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收获:他指导的学生中有1人获航空宇航学科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奖、1人荣立二等功、5人荣立三等功。 与此同时,在参与载人航天工程实践的过程中,罗亚中不停思考,系统总结、梳理了相关技术成果。他和导师合作出版的我国首部交会对接飞行任务规划专著,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所写的、面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时代”发展需求的《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一书也即将出版。 正如罗亚中经常勉励学生的一句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研究在于长期坚持,年青人要沉得住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有量的积累,才会取得质的突破。” 人物档案 罗亚中,生于1979年12月,河南省鲁山县人,现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载人航天任务规划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天舟一号等交会对接飞行任务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