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你知道多少?(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新中国的第一,你知道多少?(2)

  截至201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1万公里,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3.7亿人次,运量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

航拍雾中南京长江大桥,图片来源:东方IC

航拍雾中南京长江大桥,图片来源:东方IC

  随着1968年 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通车,12月公路通车。这座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正式打破了外国专家“在南京江面上不能建桥”的断言,成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一度被民众称之为"争气桥"。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图片来源:/p中新网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图片来源:中新网

  而后,新中国桥梁建设不断取得创新突破。2011年,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通车,成为世界首座六线高速大跨度铁路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造技术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成为世界桥梁建设新的标杆。

  据相关统计,十八大以来,全球超过一半的大跨度桥梁都出现在中国,世界排名前十的跨海长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中一半以上均为中国建造。

  

图片来源: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

  谈到交通,不得不提的还有地铁。作为当今城市交通的主力,新中国之初,中国人对地铁可以说毫无概念。

  但这并未阻碍中国人对于“地下城”的渴望。上世纪60年代,中国老一辈建设者靠人力挖通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1969年9月20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在国庆前正式通车。如今,北京一号线仍然是北京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每年运送着上千万的旅客,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资本市场的诸多第一,也值得铭记。

  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经批准进入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序幕。

  1984年8月10日,上海市政府批准印发《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同年11月4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改制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1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该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1万股,每股面值50元。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

  1986年11月,邓小平向来华访问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赠送的也正是这张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上海飞乐音响”。

当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锣。图片来源:/p中新网

当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锣。图片来源:中新网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鸣锣开业。这意味着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为推动上海企业改革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金融支撑。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粗放到规范,改革从未停止,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过程中,不断增进着人民的获得感。

  但新中国的第一远不止于此。

  还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航天工业部207所工程师胡国华,提交了新中国第一件专利申请,专利号为“85100001.0”。从此,我国的专利申请正式步入正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