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我们该向台湾学什么?(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垃圾回收,我们该向台湾学什么?(2)

  另外,去年8月,台北市政府和回收业者合作推出了“iTrash智慧垃圾筒”,提供部分街区24小时的垃圾与资源回收服务,每0.5公斤收取4元(新台币,下同),机器会按照垃圾的重量收取费用,让上班族不再因加班而担心不能按时丢垃圾的问题。除了一般垃圾,智慧垃圾筒还安置了一台瓶罐回收设备。民众只要放入规定内可回收的塑料瓶或铁铝罐,机器就能帮忙回收,投放者只要放入10个塑料瓶或8个铁罐,就能获得1元。

  垃圾费需随袋征收

  眼下对于上海的居民来说,分清楚哪些是干垃圾,哪些是湿垃圾是大家如今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因为如果傻傻分不清楚,轻则要接受社区干部、环保督察人员的批评并重新分类,重则接受罚款。那么,台湾的垃圾分类标准是怎样的呢?

  按照规定,台湾的垃圾分为一般垃圾、资源垃圾和厨余。一般垃圾最容易处理,直接混在一起丢进垃圾专用袋就行。不过,这种垃圾专用袋是有特殊标志的,价格也比普通塑料袋贵。比如普通袋子价格为几元,而垃圾专用袋根据大小为1元到40元不等。这就相当于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

  而厨余垃圾,就要分生厨余和熟厨余。生厨余为未加工的食材,主要可用于制造肥料;熟厨余为饭后的剩菜残羹,可以用来喂猪。至于资源垃圾,类别更是五花八门,从纸板、塑料瓶、铁罐到电子产品等。

  走在台湾街头,如果你看见的是黄色、响着音乐的大型垃圾车,那么它就是来收装在专用袋里的一般垃圾。如果看到的是白色的资源回收车,那么车上下来的工作人员就是按分类要求来收取生熟厨余和各类回收资源的。如果不按规定分类,台湾民众或面临1200元到6000元的罚款。

  尽管这样的分类很繁琐,但如今台湾民众已然熟悉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台湾的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大大下降。就算台北街头鲜有垃圾桶(仅限地铁站、便利店和部分游客多的路段设有垃圾桶,且明确规定不能丢生活垃圾),但街面仍然十分干净。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