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钱学森之问” 高校探索科教融合(2)
时间:2019-07-25 02:5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去年8月份,新工大“发酵技术创新团队”在北京拿到了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荣誉证书。这是科教融合下,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上成长的典型一幕,也是科教融合带来双方收益的一个侧面。 记者走访自动化所、激光所、生物所等研究所,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科教融合后,你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比较一致的答复是:“高端人才引进,尤其是博士引进变容易了。”这很好理解,相对于“企业化”管理的研究所,事业单位的高校显然更有吸引力。据了解,仅2018年,该校(院)就引进培育了33名高层次人才和180名优秀博士。 对新工大来说,人才的突破并不出乎意料,是科教融合带来的高附加值。而在短短两年间,人才集聚导向了大批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该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农业秸秆生物机械法制浆技术获重大突破。 科教融合的落脚点在于拔尖人才和科研成果。这也是山东省推动新工大成立的初衷。2018年,该校(院)研发经费突破6亿元,获各级科技奖励37项,授权发明专利282项,发表SCI论文596篇。 人才、技术、项目的三大突破,也回应了当初双方在合并时遭受的些许质疑——这是条正确的路子。求解“钱学森之问”,用科技发明的规律培养人才,在摸索中取得了初步突破,但百年树人,要真正形成经验,这群探路者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