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开启由“黑”变“绿”能源革命(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山西开启由“黑”变“绿”能源革命(2)

  作为山西转型综改重大标杆工程,潞安集团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四台气化炉全部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日均生产合格产品已达3000吨。

  据了解,从曾经无人问津的高硫劣质煤,到明亮剔透的油品,煤炭从燃料变为原料,其价值翻了30倍,实现了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了煤炭的消费革命。

  胡贤贤已经在潞安集团工作超过12个年头,“一出校门就来到潞安,赶上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时期,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而对很多年轻干部来讲,平台好、机会多,发展也会比较快,尤其今年省里密集出台的人才激励政策,也激发了大家干事创新的热情。”

  正如胡贤贤所说,产业转型,最缺的是人才。

  为此,山西坚持用“二流财政”打造“一流人才”政策,今年首次评选“三晋英才”,省级财政拿出1.56亿元进行奖励,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高端领军人才、拔尖骨干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城市谋求新发展,国企力求转型升级,这些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缩影,并形成了共识:新发展模式不再以规模“论英雄”,重点考核转型指标。

  从手撕钢到碳纤维 “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太钢集团是山西冶金领域的龙头企业。几年过去,太钢集团坚持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在传统企业转型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当前,太钢集团生产的手撕钢,可以用手轻易撕开,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比A4纸还薄。该产品一度被德国和日本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如今,太钢集团不仅打破了这种国际垄断,还成为目前宽幅手撕钢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

  这些创新突破来自一个年轻的群体——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该团队成员共14人,其中13人是青年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3岁。

  从笔尖钢、手撕钢,再到碳纤维,太钢集团从传统产业中不断催生新兴产业。

  如今,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开展能源革命综合试点,成为了山西新的使命。煤炭开始从“燃料”变成“原料”,“好钢”也用在了刀刃上。

  山西的经济结构正在从过去的“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高端碳纤维、石墨烯、碳化硅等一大批关键技术领先全国。到去年年底,山西煤矿数量首次降到1000座以内,煤炭产量连续三年退居全国第二,先进产能占比超过57%。

  3年来,山西累计退出煤炭过剩产能8800余万吨。煤层气产量突破56亿立方米,成为全国煤层气产业的引领者。电力装机容量约8500万千瓦,净外送电量突破9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四位,大容量和高效率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山西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30%。建成同煤大唐塔山等23座国家级绿色矿山,原煤洗选率达到72.38%,运行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非煤工业对山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超过煤炭工业1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2%,加快2.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