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外贸形势?外贸发展有韧劲有后劲(2)
时间:2019-07-23 05:1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中国生产的商品在全世界受到欢迎,靠的是综合性价比。”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说,同一种商品,在欧盟生产就比在中国生产成本高很多,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替代产品与中国商品相比在质量和性能上有差距。 比如,去年欧盟28国进口的电动自行车中,来自中国的比重占78%,高达93.2万辆。在手机、计算机、彩电、音响等主要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中国的产业配套、技术应用和产业服务能力全球领先。离开了“中国制造”,很难想象有哪个国家能填补这个巨大的市场份额。 ——从抗压能力看,“中国制造”正朝“中国智造”转型,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抵御外部风险,我们有后劲。 “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逐步向制造业上游跃升。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测算,我国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比重已从加入WTO时的1/2上升到目前的2/3左右。很多企业打出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工艺改造等“组合拳”,在全球同行业竞争中名列前茅。 ——从市场格局看,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企业有能力实现“西方不亮东方亮”。抵御外部风险,我们有闯劲。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有230多个贸易伙伴,是130个贸易伙伴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61个贸易伙伴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24万亿元,增长9.7%,高出进出口整体增速5.8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空间大,出口增势猛。”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居建材事务部负责人阮剑锋说,公司在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建立了10多个海外建材城,通过搭建采购平台、海外销售平台、服务平台等推动出口增长。广东省外贸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中有近1/4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基本面很稳定,政策面利好多,我国外贸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外贸发展仍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保持稳定增长仍具有力支撑。 看基本面,我国各地各部门认真做好“六稳”工作,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取得积极进展。这为进一步推动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 看政策面,近期我国密集推出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外贸企业迎来众多政策“利好”。 ——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外贸企业减负担,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 今年,我国在去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 “电子专用纸带类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降低3%,预计今年生产成本可直接减少1044万元。”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向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公司董事长方隽云表示,减税后公司将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这无疑将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建设,出口按下“快进键”。 保税物流进出口是外贸发展新亮点。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拓展综合保税区功能,推动保税区加工向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建设将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定位,探索差别化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更好服务外贸企业。 “长飞光纤发展突飞猛进,出口贸易增长了70%。”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闫长鹍表示,自贸区高水平开放政策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跑出“加速度”。 “电子申报、数据共享,点点鼠标就能放行,工作效率高了不少!”在宁波大榭海关物流监控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上,一列装满集装箱的火车正驶入海铁联运场站,海关关员王磊点击鼠标,系统就能自动识别箱号及相关数据,十几分钟就完成了通关手续。 目前,海关总署牵头继续推进口岸监管作业改革,进出口环节的监管证件已由86种减少到46种,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实现了与25个部委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业务覆盖了全国所有口岸。年底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将达到100%。 抵御外部风险,企业也在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