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2)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内,记述了解放军十五团徒步横穿“死亡之海”解放和田的军史奇迹。这支部队的前身,是闻名中外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团。1953年,部队留下一个营就地转业,将开垦出的4万亩良田无偿捐给地方政府,屯垦戍边60余载,发展成为今天的四十七团。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四十七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团委书记夏美玲接受采访。光明网记者 曾震宇摄

  这里,有个90后义务讲解员叫夏美玲。夏美玲的爷爷和姥爷是1958年从内地来新疆支边的青年,从此一家三代就扎根在这里。

  夏美玲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第一份工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的讲解员。“刚拿到老兵故事的讲解词时,我也是照本宣科背的。”夏美玲告诉记者,“后来讲的越来越多,我就发现了很多老兵的故事非常感人。”对于夏美玲来说,很多老兵都是“看着她长大的爷爷”,所以讲稿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她孜孜不倦整理出来的。带着这些故事,夏美玲参加了很多演讲比赛。2016年,夏美玲在第二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当时看到台下的人满含泪水,我觉得非常自豪!”夏美玲说。

  “讲解三年多,每一次讲的时候我都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每次一讲都会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夏美玲说。在她的讲述里,我们听到了新一代兵团人的坚定与自豪。

  在四十七团生活了二十七年,工作六年,夏美玲已经从一名新入职的大学生,成长为团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团委书记,作为一名“老兵精神”的传承者,她还组建了“不忘初心——传承老兵精神志愿服务宣讲团”。

  如今,夏美玲在团场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女儿,一家四代扎根在这里。曾经,很多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她说,因为热爱这里,更多的是敬佩。在大漠边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觉得——值得!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