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昌众创空间 闯出技术“输血”的援藏新路子(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闽昌众创空间 闯出技术“输血”的援藏新路子(2)

  “去年,我们来到福建参加‘西藏昌都科技创新人才福建培训班’,一下就被浓厚的创新氛围所感染,接触到优秀的指导老师并交流学习,更好地为初创企业和团队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闽昌众创空间运营工作人员阿旺泽仁说。

  目前,闽昌众创空间在孵企业34家,已成功孵化企业4家,其中2家被评为昌都市龙头企业。同时,作为雪域昌都首个专业化“双创平台”,该空间产生了“蝴蝶效应”,有力带动了全市双创载体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知名双创服务供应商——青岛致远方略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入驻昌都经开区,进而加快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昌都市农创园、昌都市医创园等5个双创平台建设;2018年,包括闽昌众创空间在内,昌都市共有4家单位获批西藏自治区级双创载体,获批数在全区排第二名。

  造生态,探索科技援藏产业脱贫新机制

  这几天,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米若藏药材基地里生机盎然,一排排温室大棚,种植着成片的藏红花、藏木香、藏党参等中草药,种植技术员、贫困户次巴卓玛、扎永正忙着查看基地中草药种植情况……

  “早前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将土地流转给润美瑞公司,由企业定期提供种植、选种等技术培训与指导,我们只需要负责管理基地,每月可拿到4500元左右的工资,且无后顾之忧。”次巴卓玛喜滋滋地说。

  据润美瑞公司负责人丁增尼玛介绍,在闽昌众创空间专家技术的支持下,目前企业正探索“农户+企业+基地”合作模式,已经流转农户50亩土地种植藏药材,建档立卡11户11人。

  “以技术‘输血’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就业,改变了以前单一的‘资金输血’形式,增强了藏区农民‘自我造血’功能。”李海明表示,闽昌众创空间立足昌都新区现有产业格局,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形成新型环保建材、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藏医藏药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推动昌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该平台,与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展战略合作,引入福建和东部地区的先进产业发展经验,逐步建立创业扶贫、产业脱贫的长效脱贫机制。

  “昌都是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区,就业难度大,依托闽昌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能够扶持更多的优秀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近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李海明说,目前已吸引2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该空间就业创业,同时带动本地贫困农牧民等就业100人以上,吸引创业就业人数700多人。

  他透露,预计到2020年,闽昌众创空间将实现在孵企业80家,成功孵化企业15家,营业总收入达8亿元,税收收入达1.2亿元,将成为昌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动力源和西藏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地。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