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天津 写在外交部天津全球推介活动举行之际(2)
时间:2019-04-16 12:0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这只是天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一个缩影。两年来,天津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施经营许可“一址多证”,开展海关税款保证保险,对生物制品实行“整批申报分批核销”等等,一朵又一朵创新之花惊艳绽放。 截至目前,天津自贸区深化改革方案128项任务已完成97项,占总量的四分之三。 上个月,天津市政府向滨海新区又下放了625项市级权利事项,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持”“赋能”。 适逢其时 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3月28日,一家公司不声不响的注册,却引起国内外新材料领域广泛关注。它就是中国电科集团在津注册设立的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当“中电科+新材料+天津”三大元素叠加在一起,内行都懂得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新公司将作为中国电科集团旗下的材料板块子集团,未来将整合其全部新材料业务,打造国内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集团。 该项目是由天津的政府引导基金──海河产业基金引入的。去年,海河产业基金与中电科合作设立了中电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首期总认缴规模260.62亿元,首期实缴到位近45亿元。目前该基金已经在新材料领域开展了多项投资。 说起来,海河产业基金正式运营还不到两年,却已拥有协议认缴940亿元的母基金群,它引来了当今中国光伏行业最智能化也最大的单体电池工厂,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基地,紫光云总部、研发中心和中心节点…… 一支基金,一抹剪影。追求高质量发展,天津舍得投入,亦舍得挥别“旧我”。2018年,治理完成60家低效散乱园区,到2020年还将关闭200多家,腾出的大片土地,将华丽转身为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国企混改稳步推进,去年处置“僵尸企业”365户,今年又将增加300户。 打造营商环境,天津更是“蛮拼的”。“津八条”、“民营经济19条”……系列新政干货满满,护航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用心良苦诚意足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90%以上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降至3天…… 几天前,天津民企荣程集团党委书记柴树满,给市交委副主任刘道刚发来了一条特殊的微信信息。那是一张表格,上面记录他们公司钢铁原材料从3月4日到3月24日连续3周的火运比重(火车运输占整体运量的比值),分别是13.45%、43.34%、51.57%。此长彼消,高能耗的汽车运输占比则一路下滑。这个可喜的变化,源自于今年春节前后,市交委率领的“双万双服”解难题小分队实打实的上门服务。 “‘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已成为天津营商环境优化的亮丽名片,在全国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这是国家发改委的评语。 几年来,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同频共振, 天津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去年,天津地方涉企行政收费全部取消。非税收入在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由前几年的40%以上将降到今年的15%以内。 经济结构也持续优化。2018年先进制造业比重达63.5%,比2017年提升6.4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增长11.4%,新材料增长7.2%,新能源增长6.8%,工业利润增长1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 诚如外交部推介所言:“百年岁月,绝代风华。这里历经风雨屈辱,见证民族的奋斗与复兴”。如今,她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铭记自贸试验区的神圣使命──“为区域谋发展”“为国家试制度”。她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天津模式”,苦寻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向全国推广……新时代,挑战不言而喻,机遇前所未有。天津机遇,就是中国机遇。 新机遇,新征程。活力天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