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34年如一日,世界面积最大的胡杨林由他来守护!(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34年如一日,世界面积最大的胡杨林由他来守护!(2)

  2002年,国家实施重点公益林管护,轮台县成立了19个护林站,负责275万亩的公益林管护。护林员也从十几年前的30多名,增加到现在的220名。人多了,人均管护面积就降下来了,平均一名护林员负责1万亩左右。

  而且,王香保再也不是一个人了。仅胡杨林景区附近就有三个管护站,每个管护站都有多名管护员。护林员们每次外出巡护,都会结伴出行,每次至少2人同行。

  巡护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是毛驴和自行车,现在统一换成了摩托车。最早的时候,从管护站回趟轮台县城,骑毛驴要走3天,在县城采买点菜、馕和蜡烛,回来又得走3天。换成摩托车后,护林员工作和生活出行都变得更快捷。

  不过,王香保说他没有骑过摩托车巡护,2001年的时候,护林经验丰富的他就被调到当时的轮台县林业局,专门负责指导全县所有护林站的工作。

  虽说从一线护林员退下来,但他和胡杨林相处的时间并未减少,跑过的胡杨林面积也更大了。“19个护林站,一天转三到四个站点,转一圈下来,一个星期就过去了。”王香保说自己在办公室里坐不住,也没时间坐,每天都在外面林区跑,和胡杨林“打交道”。“去年一年,我周末加起来就休了两三天。”

  自从肩上担起守护胡杨林的使命,30多年来,他几乎跑遍了275万亩的公益林区。就因为这样长年累月“泡”在林区,王香保成了胡杨林的“活地图”。

  “轮台县胡杨林这一片,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半夜随便把我放在一个地方,我摸着黑都能回去。”王香保说这话时,颇有些骄傲。他还分享了自己记路的小窍门,“主要是看树分辨,尤其是岔路口的树,往哪边长的,我都记得很清楚。”

  而在新一代的护林员眼中,他在胡杨林的经验就是“宝”。塔河桥管护站管护员玉素甫•哈斯木,是在王香保调到县林业局后的第三年,来到这里从事胡杨林管护工作的。

图说:塔河桥管护站站长玉素甫•哈斯木的妻子、护林员阿斯古丽•吐尔逊。孔庆玲 摄

塔河桥管护站站长玉素甫•哈斯木的妻子、护林员阿斯古丽•吐尔逊。孔庆玲 摄

  如今的玉素甫•哈斯木,已是一名有16年经验的护林员,同时担任塔河桥管护站的站长。他的妻子阿斯古丽•吐尔逊,也是该站的一名护林员。

  塔河桥管护站是离胡杨林景区最近的管护站,现有7名管护员。管护站墙上挂着不少奖状,该站多次被轮台县林业局授予“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王香保每次来这个站点时,玉素甫•哈斯木和其他护林员都会围坐在他身旁,一边汇报工作,一边就遇到的问题“取取经”。

就

塔河桥站护林员和王香保交流护林工作。孔庆玲 摄

  骑摩托巡护的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小烦恼”,刮风下雨天骑车摔倒是常有的事儿。初夏的胡杨林,高温暴晒,刚来1年的护林员亚森•艾麦尔说,骑摩托巡护一圈“很辛苦”。有的女护林员,巡护时会戴上口罩,穿上防晒衣。

  你扎根荒漠,我扎根林区,胡杨就像亲人

  “不看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胡杨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古老树种。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的能力,是人类抗击沙漠的勇士。

  胡杨的根系向下深深扎根,牢牢地固守沙漠。“一棵胡杨树,牢固一亩沙。”而它的生长期也极为漫长,素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说法。

图说:胡杨林景区里的游览小火车。勉征 摄

胡杨林景区里的游览小火车。勉征 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