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的家长:什么招儿都用了 阻止不了孩子近视(2)
时间:2019-04-16 08:2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坐姿矫正器是她给女儿最先尝试的手段。之后,还有数不清的仪器:拉伸的、加热的、针灸的等等,仪器没少用,女儿的近视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更让从小就控制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艾菁更纠结的是,学校布置的一些作业,需要在App上完成。她认为,有些能在纸质读物上用几分钟就读完的内容,在App上,被动画效果、平均每页字数等影响,要20分钟以上才能读完。 被很多家长深恶痛绝又离不开的电子屏幕大约何时进入孩子的生活?李晓清通过询问病史发现,不少前来问诊的学龄前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通过电子屏幕看动画片和早教课程,玩游戏。很多时候,iPad就是临时保姆,家长吃饭、待客、看电视时,为了孩子不吵闹,往往用iPad给孩子放动画片。 艾菁能做的只有每一两个月就带孩子检查一次视力。2016年寒假前,发现孩子视力下降了。她立刻给孩子配上了眼镜,还戴上了“OK镜”。 OK镜即角膜塑形镜,通过佩戴在眼球上,以0.19毫米/年的速度减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这是被临床试验证实的结果。 “没什么运气不运气的,这是跑不了的。”艾菁的孩子已经换上第二副眼镜了。2017年中旬,一只镜片增长了25度,一只增长了75度。 包老师在家里是儿子的母亲,在学校要管同学做眼保健操。尽管她觉得这项活动效率不高,效果不大,但她将之归因于孩子们按穴位大多是不到位的。 斯坦福大学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曾于2012-2013年发起一项关于眼保健操的实验,在252所参与实验的学校中,有149所学校要求学生按时做眼保健操。结果十分清楚:近视增长率在两组之间没有区别。 王欣四年级的女儿现在近视150度,是从上一年级之后渐渐变化的。王欣推测,学业压力应该是最直接的因素。“班里每学期都增加‘小眼镜’。” 而学业压力又让她对电子产品爱恨交织。她说,看到孩子完成课内作业、课外兴趣班的作业后对电子产品的渴望,她不忍心不让孩子碰电子产品。而且,时代已经发展到这样了,难道能生生让孩子和电子产品脱节吗? 学习和视力:二选一的艰难抉择 “学习和近视放在一起,肯定是学习比较重要。”包老师说,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迟早要近视,现在能做的就是控制住。自己小的时候,小学很少有人近视,都是到了初中才开始。而现在的小学课堂上,近视的约有一大半。 包老师是一名初中老师,儿子今年上四年级。她就职的学校对学生视力很重视,每学期都会测量孩子的视力,近视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考核。 “医生说得对,应该多带孩子去户外走一走。但去户外和学习之间当然有矛盾。”包老师的儿子每周六上午有一小时的钢琴课,暑假期间每天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周日还有书法班。“你说出去走走,一走就是一天。你知道去户外走走对眼睛好,但是腾不出时间去户外走,这真的是蛮矛盾的。” 包老师说,四年级是学习成绩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各个学校都在这个年纪狠抓学习。“如果教育局统一要求每天多点户外活动,大家都这样,那么没问题。可是如果光是我们(儿子)学校,那肯定不行,因为其他学校抓得很紧。” “医生说配OK镜可以减缓近视,花一万多块钱,家长也都会配。但还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包老师说,边治疗边学习,但不能影响学习,这大概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 作为北京市东城区家长,王欣感到幸运,她还不需要在这二者中间做选择。学校每周五下午都要组织体育活动,最近孩子正在学习滑冰。平日除了课间操,还有老师组织户外运动。“孩子每天回来,屁股后面都是脏的。”她说,相信老师会平衡好体育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运动:不只是出门这么简单 “一个女孩子都晒成这样子了,皮肤黑得不行,视力还是在下降。”林芳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近视度数增长慢点儿:女儿从不看iPad,不会玩手机游戏,每天放学都先去外面玩。 “但是近视度数还是在不停地增长,没有办法。”林芳说,随着户外运动和近视的关系被更多人知晓,女儿学校中午也有不少孩子主动出去晒太阳。但防控作用究竟有多少?在她女儿身上,显然收效甚微。 林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因为家里有病人,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他们全家人的最大愿望。加上女儿学习成绩已经超过她的预期,所以她希望女儿把健康当做最重要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