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击打”能力 青联智库为中美贸易战“支招”(2)
时间:2019-07-17 07:2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研发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发成果。拥有4000多项国家专利的北新建材,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也鼓励任何一位员工发起研究课题。符合公司战略研发专项的、5000万元以下的研发项目,无需公司总部事先审批,只需要事后审计,“只要你用心做课题研发,只要没有贪污腐败,研发失败了也不会追究问责”。王兵相信,企业必须用创新的模式搞创新,“舍得花钱、舍得放手,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在贸易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塑造谁?让中国青年书写答案 为国创新,青年当勇担大任。然而,年轻人中存在的一些浮躁现象,令许多与会委员担忧。 中青科协理事、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董事长张云飞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己当年在深圳一所重点高中读书,毕业十几年后回头看,95%的同学不管是学医、学理工科的,现在都在做金融。难道最聪明的年轻人都去做金融了? “资本是跟着概念走的。”张云飞指出,人工智能、区块链、比特币等概念都曾掀起资本的狂潮,但往往是昙花一现。比如被热炒的共享汽车概念,最终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人人都幻想挣快钱、一夜暴富,这对青年是怎样的导向?”张云飞担忧地说。 米磊的一个比喻引起了现场许多委员的共鸣:“硬科技是骨头,实体经济是肌肉,虚拟经济是脂肪,金融是血液。”如果一个国家把金融都流向了“脂肪”,可想而知,那就是一个虚胖的大胖子,可以被人一拳打倒。“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硬科技,这个国家就没有脊梁、没有骨头!” 硬科技之战,不仅是科技本身之战,更是精神理念之战。米磊认为,硬科技作为一场持久战,需要全国各创新主体、广大青年以骨气和志气为支撑,沉下心来深耕细作;国家应该倡导和鼓励青年培养“把一件事情踏踏实实做到极致”的精神,“把一个小的产品做到世界第一”的精神,而不是鼓励大家去做一些看似“很大、很时髦”,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事情。 引领青年投身科研创新,王兵的经验是,“最大程度激发青年自我实现的荣誉感”。 米磊呼吁更多青年投身硬科技创业,并期待政府加大支持。“硬科技创业跟互联网不一样,需要非常多的仪器设备”,这就需要政府打造生态,把全社会团结起来,整合各种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持续的创新能力,来自于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也在倒逼我国的教育改革。王秀杰指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小学、中学、大学阶段过度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保证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塑造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塑造了德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塑造了美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塑造谁?这个答案要由中国的青年一代努力书写。”李晓东说。 本次活动由全国青联经济、科技、社科界别和中青科协联合承办。据悉,“青联思享汇”活动还将陆续举办,将以交流思想、凝聚智慧为宗旨,推动各界别青联委员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打造反映青年心声、加强社会倡导、积极建言献策的组织化工作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