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出新招化解垃圾分类“槽点”(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上海社区出新招化解垃圾分类“槽点”(2)

  湖南街道想出了让“升级版”废品回收站重回居民区的点子。“梧桐资源空间”面积近20平方米,位于东湖路、新乐路、长乐路、富民路、延庆路5条道路的交汇口,可辐射周边多个小区。

  回收小屋入口处的液晶屏显示着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等各类回收物品的价格。居民和企业送来的可回收物品,经工作人员称重后,会自动打印出重量、金额等信息。集中后的废品由专业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定期上门收取。

  王阿姨在去球场锻炼的路上,顺手扛来几个已经压平打包的纸板箱,“这里纸板箱回收价格每公斤1.2元,比卖给拾荒的多4毛。我已经来过两次了”。

  “梧桐资源空间”每周一至周六定时开放,上班族错过开放时间怎么办?“梧桐资源空间”在大门口安置了24小时智能自助交投机,居民用手机APP扫码打开相应品类的箱门,完成交投后,会自动返账到手机。

  餐厨垃圾不出社区

  湿垃圾占上海生活垃圾总量的六成,转运过程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是垃圾处理的难点。6月25日,徐汇区虹梅街道市民环保体验中心启用,探索“餐厨垃圾不出社区”的湿垃圾处理新模式。虹梅街道下辖22个居民小区,约有3万名社区居民。辖区内的漕河泾开发区有3000家企业,约28万名白领。街道从2016年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完善垃圾箱房硬件改造,定时定点投放、湿垃圾“破袋”投放、志愿者现场示范督导、积分兑换等配套措施,居民们逐步养成了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成为上海1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之一。

  虹梅街道与辖区内生态科技企业——天微环保携手合作,将来自居民生活区的湿垃圾和开发区企业的餐厨垃圾,就近运送到市民环保体验中心和其他3个集中处置点后,投入专用设备处理约15分钟,就能分离出中水、可用作生物柴油加工的油脂,以及富含生物菌种的堆肥原料。

  实现湿垃圾生物有效处理的关键是湿垃圾纯净度必须达到90%以上,也就是一桶湿垃圾里面,其他垃圾掺杂程度不能高于10%。虹梅街道对湿垃圾从投放、清运到最终处置环节,全程专管和专运。目前,街道日均处理餐厨垃圾近25吨,改善了由长途运输及中转带来的垃圾渗滤污染,降低了清运成本,提高了资源本地化利用效率。

  虹梅街道市民环保体验中心占地350平方米,建筑设计以江南民居特有的挑檐砖木结构、池水回廊和各种植物培育为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理念。在这里,市民可以参观餐厨垃圾从分类、集中处理到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说,“餐厨垃圾不出社区”不但需要有效的管理手段,还要创新清运流程。“数据最能体现垃圾分类的成果”,街道每天都在统计干湿垃圾的清运量,检测湿垃圾的纯净度,以量化管理促进管理效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