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共产党员:无论岗位 成就感来自为人民服务(2)
时间:2019-07-16 03:5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在青铜峡市工作的3年时间,她跑遍了全市83个行政村,有的村还不止去过一次,可以说熟悉每个村的情况。“同富村水表有问题,村民吃自来水不方便”“甘城子村有几户农户浇水困难”等,每次调研回来,她的笔记本上总是密密麻麻记着一些群众反映的事,提醒自己要盯着落实。 青铜峡市委常委、陈袁滩镇党委书记马波说,开会时她不念稿子,就拿着笔记本说问题,这是通过扎实调研得来的。“一次,她说陈袁滩镇城乡接合部的某个位置有三车建筑垃圾。我一听就愣了,心想‘不会有啊’。会后我们抓紧去了解,一了解还真是有这种情况,马上做了清理。”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必须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宗旨,真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杨春燕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宝塔菜学名甘露子,适宜在松软的沙土地种植,常用来制作酱菜;其含有水苏糖的成分,可做药用胶囊。陈袁滩镇沙坝湾村位于黄河岸边,种植宝塔菜已有20多年,但受技术、规模、市场等影响,种植面积不大、深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通过调研,杨春燕了解到,当地群众种植宝塔菜的积极性高,纯收益大大高于当地粮食作物,对增收很有帮助。但也存在管理成本高、深加工缺技术人才等问题。 “去年仅种植宝塔菜这件事她就来我们这儿调研4次,还提出了好建议。”马波介绍,比如,调整种植结构;优化陈袁滩镇酱菜大赛方案,挖掘当地懂手艺、会制作的本土人才;在宝塔菜的药用价值上做文章。 “今年我们把种植面积从3500亩扩大到5000亩,联系对接北京的企业正在推进,这有利于我们农业结构调整。”马波说。 沙坝湾村村民韩宏建今年种了3亩宝塔菜,他算了一笔账:亩产量2500斤左右,按每斤价格3元计算,每亩收入7500元,纯收益能高出粮食作物好几倍。 青铜峡市小坝镇先锋村,近年来因每年举办大青葡萄采摘节而远近闻名。走进村民王生跃的地里,他正和老伴儿一起给葡萄“掐条”。阳光下,一个个葡萄架整齐排列,一串串葡萄青翠喜人。 “过去卖葡萄得去城里,先骑自行车,后坐班车,一天下来卖百八十斤。现在到村部后的综合市场,甚至在地里就把葡萄卖掉了。每年的采摘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多得很。”王生跃笑着说。 这些变化,杨春燕的调研起了一定推动作用。2016年,她发现可将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农事体验及农民增收充分结合,为大青葡萄采摘节增添许多新内容。“市场建设已经立项,要快速推动先建起来,解决葡萄的销售难题。” “这几年,有了市场,收获季节大批商贩主动上门对接,葡萄远销北京、兰州、西宁等地,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了。”小坝镇党委书记沈云霞说。 3、落细落实 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把工作做细防止流于形式 一辆满载砂石的卡车强行穿过限高栏,砂石洒落一地。这一幕恰好被下乡调研的杨春燕看在眼里。“停车。”杨春燕跑到车跟前喊。 “你是谁?为什么拦我的车?”卡车司机看到车前面站着一位妇女,急忙踩刹车。“你不用管我是谁,你的车拉满砂石,超过限高且超载运营,又不遮盖篷布,还污染了环境。” 卡车司机面带怒气下了车。当旁边的人告诉卡车司机对面的人是青铜峡市委副书记杨春燕时,一下子就软了:“您能不能放我这一次?”杨春燕不依不饶:“大家都这样拉砂石,交通安全怎么保障?环境污染了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要依法依规办事啊。”几句话把卡车司机说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处罚。 从严要求,把工作做细、做具体,是杨春燕的一贯作风。沈云霞清楚地记得:2018年春节假期,杨春燕与市委办的工作人员到镇上检查值班情况。“假期主要领导要值班,但当时我没在办公室,在单位餐厅帮助协调解决一位群众的实际困难。” 杨春燕直奔沈云霞的办公室,没找到沈云霞,当即拨通了她的电话:“云霞同志,你在哪里?请发个定位给我。”沈云霞把定位发给了杨春燕。“没想到两分钟后,杨春燕赶到手机定位的这个地方,见到我和群众在餐厅,她才放心。” “自我要求严,才能以身作则;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把工作做细,才能防止流于形式,更好地把党中央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杨春燕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