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逃18年“红通人员”刘宝凤回国投案:50出头像70岁(2)
时间:2019-07-15 09:3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2018年11月,深圳市主管追逃工作的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带队前往刘宝凤家乡,向其父母和亲属宣讲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随后,在办案人员的持续努力和家属的耐心劝导下,刘宝凤开始主动联系市纪委监委,并最终下定决心回国自首,案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筑牢堤坝,切断腐败分子的出逃之路” 刘宝凤回国投案,标志着深圳市办理的两件“百名红通人员”案件实现了“清零”目标。早先的2018年7月28日,深圳另一名“百名红通人员”张勇光回国投案自首。 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子兴向记者介绍了刘宝凤案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不留死角,层层传导压力。对于外逃腐败人员,深圳分别设立办案专班,并由相关市领导选择最难的案件“包案”,不达目标不罢休。比如,张子兴就主动包下了刘宝凤案,推动案件取得突破。 明确责任后,市纪委监委又主动加压,提出“三不”政策:外逃人员追不回来,办案人员不评优、不提拔、不调离;人追回来后,则给相关干部记功。“这就树立了鲜明导向,也把压力传到了神经末梢。”一名办案人员介绍。既要追逃追赃,也要做好防逃工作。正如采访中一名干部所言,反腐败不是把鱼从一个池塘赶到另一个池塘,要穷尽一切办法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深圳防逃工作任务相对较重。据市纪委监委一名干部介绍,深圳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居民具有香港耕作证,可以自由出境耕作;同时,深圳口岸多,人员过境方便,客观上也增加了防逃难度。 对此,深圳不仅持续强化对公职人员管理,对每位公职人员进行身份证和人脸识别比对,严查一人拥有多个身份证的行为。此外,深圳还对腐败易发多发的社区管理人员加强出国境证照管理,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监管。 “刘宝凤案件充分说明,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现在,我们加大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追逃追赃力度;同时,织牢织密防逃网络,一方面与口岸边境建立协作机制,另一方面联手边防公安,强化巡逻、打击偷渡,筑牢堤坝,切断腐败分子的出逃之路。”张子兴表示。(孟祥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