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到底,让腐败分子无处可逃(2)
时间:2019-07-10 14:2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外逃人员潜逃时间长、反侦查能力强,加之逃往国家法律文化差异,常规打法很难奏效,必须以办案的思维、战斗的精神抓追逃。”省追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追逃办和各地追逃办逐案逐人明确办案主体和牵头单位,对重点案件成立工作专班,一案一组、一案一策、一案一档,专职专责,内线外线同步推进,扎实开展个案攻坚。 任标潜逃的圣基茨和尼维斯是中北美洲加勒比地区岛国,与中国尚未建交,想要完成对拿到绿卡的任标的劝返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省、无锡市追逃办和公安机关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采取“内外合力施压”的打法战术——境内,追逃工作组对与任标关系密切的20多个相关人员进行谈话调查,严控其资金活动;境外,追逃工作组先后两次远赴万里之外的圣尼开展劝返工作,最终取得我国在加勒比地区未建交国家成功劝返的突破性战果。 以个案实践为基础,我省不断升级追逃战法,举措更加精准有效—— 运用科技手段直接获得关键突破,苏州市追逃办灵活运用人像识别技术,对可疑对象精细研判识别,成功抓获潜逃28年、从国外潜回国内藏匿的在逃人员李云。 用大数据为外逃人员精准“画像”,我省对每个案件重新梳理、核实、补充,重点摸清外逃人员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违法证据、境外现状等方面信息,汇聚形成大数据,综合研判,对症下药。徐州市追逃办广泛调取活动信息,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数据碰撞研判出在逃人员刘杨的行踪,进而准确实施了抓捕…… “加强专业化、法治化建设是推动新时代追逃追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纪委监委第十二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央追逃办指挥下,我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在逃人员依法追逃追赃,进一步用好引渡、遣返、资产追缴等国家间司法协助手段,努力把每一起案件办成法治引领、程序规范的反腐败国际执法合作的典范。 追逃防逃一体推进—— “让已经潜逃的无处藏身, 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 从原国企负责人谢浩杰被押解回国,到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原法务部总监王颀归案,再到淮安市棉麻公司原董事长吴青主动投案自首……记者注意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江苏“落网”的外逃人员名单中,频频出现国企、金融机构原涉外管理人员等新增监察对象的身影。 在加大追逃追赃力度、减少存量的同时,我省秉持“防住一个相当于追回一个”的理念,将防逃与追逃追赃同部署、齐安排、共推进,不断扎紧防逃“篱笆”—— 省纪委监委专门出台有关采取防逃措施的规范性文件,对涉嫌行贿犯罪有外逃风险的人员及时果断采取防逃措施。 去年9月,省追逃办专门召开有涉外业务的省管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防逃控赃工作座谈会,对我省国企、金融机构涉外投资和驻外人员管理、资金管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调研发现,少数国企、金融机构中部分管理人员防逃控赃工作还存在需高度重视的薄弱环节,人员管理、资金管控的风险点较多。 消除防逃盲点,省纪委监委积极推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完善机制,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防逃控赃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防逃的“篱笆”越扎越牢,一批有外逃倾向的涉案人员被及时封堵在国门之内,近年来,我省外逃人数明显下降。 以追赃促追逃,追逃追赃同步推进,在江苏成为常态。江苏某省属企业资金外流案是中央追逃办挂牌督办的“追赃第一案”,专案组组织人员赴境外开展谈判,派遣工作组前往非洲战乱地区现场清产核资,经过一年艰苦努力,共计从境内外追赃折合人民币11.53亿元。 “管住了资金就能有效压缩外逃者生存空间,追逃既要追人,也要追钱,决不能让外逃腐败分子继续享受赃款的‘红利’。”省追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追赃力度,对外逃人员涉案资产发现一起、冻结一起,努力实现国内赃款“藏不住、转不出”,国外赃款“找得到、追得回”。 越往后的“硬骨头”越难啃,惟有不忘初心、迎难而上。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我省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将不断发力,不断取得新战绩、新成效。 本报记者 顾 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