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关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全国海关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2)

  海关总署采取有效手段,监督检查依法执行、依法管理情况,准确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规范、执法不统一的环节和风险,促进海关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注重总结梳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以典型案例的形式指导和示范执法;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检查,回应社会关切,完善海关执法操作。

  如何充分发挥海关典型案例对遵法守法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据介绍,对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涉及的法律法规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的;重大、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海关执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运用法律原则和精神解决争议,处理结果公正恰当、社会效果良好的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指导作用的案例作为内部指导性案例,由海关总署统一发布全国海关参照执行,着力解决海关执法中争议较多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规范统一执法。

  同时,编辑下发行政复议诉讼案例选,以“办理一个案件,规范一类执法”为目标,充分发挥复议监督检查的作用。据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介绍,目前已编辑案例选编16辑,近200个案例。

  广州海关和隶属海关两级定期开展“以案说法”案例点评,由案件办理部门、法规部门、单位领导分别分析点评精选案例,提出案例存在问题、主要经验教训以及有关执法建议。在全国海关中率先研究建立执法参考案例制度,结合日常执法、复议诉讼实践中的工作成果,发布涉及行政处罚等10宗反映问题比较突出、具有示范指导意义的行政执法典型案例,通报关区执法热点问题和解决思路,发挥典型案例在规制行政裁量权、引导合理执法方面的作用。

  建立优质品牌宣讲法律法规

  “此次培训对我们企业在完善企业体制,规避风险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今后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

  “本次培训老师结合当前的环境,对最新的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企业实例,更生动直接地让企业明白政策的具体内涵和实际应用。”

  这是近日海关总署普法讲师团来到甘肃兰州,举办企业政策宣讲会后,参会企业留下的11条评价、7条建议意见中的两条。而这样的面对面政策宣讲会在全国海关已十分普遍。

  海关坚持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法律服务,送法进企业,定期举行关企沟通会,帮助其吃透海关法律、政策的原意,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好像听说东南亚的燕窝、鳄鱼皮包都不能随便带回来?”“在香港买手机便宜,买一个回来应该没问题吧?”2018年8月7日,南京海关隶属无锡海关召开海关出入境政策宣讲座谈会,向无锡全市旅行社负责人、领队及航空公司代表介绍出入境海关政策。

  在座谈会现场,海关和旅行社领队还建立了QQ群,创新性探索将海关提醒内容嵌入旅游合同,强化旅客行前提醒,在旅行社及涉外酒店摆放海关监管政策提示卡片,促进旅客守法自律。

  近年来,各地海关把执法现场变成普法第一现场,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依法告知行政相对人相关执法依据、法律事实和救济途径,及时解疑释惑,引导行政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

  海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海关管理相对人也是相对固定的群体。针对海关法治宣传的两个基本特点,全国海关建立了一批具有海关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优质法律服务品牌。如,杭州海关、青岛海关建立了兼具对外宣传、法治教育和执法交流多种功能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示厅”;上海海关开展的“场景式导航”普法服务、南京海关建立的法治文化展示基地、宁波海关“通关我帮您”品牌等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此外,海关还建立健全定期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海关系统每年至少开展4次专题普法活动,即“4·26”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活动、“6·26”国际禁毒日活动、“8·8”海关法治宣传日活动和“12·4”全国法治宣传日活动。每次活动均由海关总署统一部署,确定活动主题以及宣传普及的重点法规。

  聚焦转型升级服务产业发展

  新时代,海关普法如何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