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亲历故事 见证辉煌历程(3)
时间:2019-07-09 09:1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得到大大提升。如今,每年有上百万名中国游客赴意旅游,越来越多的意大利青年前往中国求学。这样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密不可分。 我很高兴看到意中两国交往不断密切,双边关系全面推进。不过,意大利普通民众甚至一些官员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我们学习中国的步伐。我经常对身边的朋友说,你们应该去中国多走走,多看看。 作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个伟大的国家不断取得新成就,也非常荣幸能够见证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我坚信,意中关系前景光明,我也愿为增进彼此的交往和了解继续努力。 (作者为意大利前驻华大使,本报驻意大利记者韩硕采访整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令人信服 (卢旺达)鲁加巴·西拉斯 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解决了数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不仅自身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还能够向外出口粮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更是实现了经济大腾飞,在教育普及、基础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5年至1998年,我担任卢旺达驻华大使,成为卢旺达成立新政府后的第一任驻华大使。谈起卢旺达和中国的关系,我总会想起两句卢旺达的谚语:“亲身经历者最有发言权”“真正的朋友是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在帮助非洲国家实现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卢旺达就是受益者之一。从1971年两国建交至今,卢中双方在经贸、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即使在我们经济受到重创,人民生活很艰难的时候,中国政府始终在积极帮助我们重建家园。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也是最早恢复正常工作的外国使馆之一。患难见真情,中国是卢旺达永远的朋友。 我和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卢中建交的第一年。1971年,中国派出一批农业专家来到卢旺达西南部的茶叶种植园考察,当时我正好参与了该项工作,之后我便与这些中国朋友保持了长期联系。1980年,卢旺达政府任命我负责南部稻田的开发和粮食生产。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邀请中国的专家们帮忙,很快与他们取得联系。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帮助卢旺达发展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与中国朋友的友情也日益深厚。 担任驻华大使期间,我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及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解决了数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不仅自身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还能够向外出口粮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更是实现了经济大腾飞,在教育普及、基础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目睹了中国带薪休假的改革,人民的劳动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这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家幸福感倍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令人信服。当时我深信,中国将成为国际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我将两个儿子送到中国读书,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学成回国后为卢旺达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的大儿子曾经在深圳生活了10多年,经常帮助中国企业来卢旺达洽谈贸易。我的两个孩子都在为增进卢中两国人民的情谊不断努力,这也是民间友好的一种传承。 如今,中国已稳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卢旺达也在积极借鉴中国模式,双方的合作日益广泛,贸易往来十分频繁。2018年,习近平主席对卢旺达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1971年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卢旺达。双方在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方面达成新合作,翻开了卢中两国关系的新篇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卢旺达信息通信技术和创新部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进一步签署了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合作文件。 中国不仅是卢旺达的好朋友,更是非洲人民的好朋友。我相信,未来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交往将会更加密切和多元化,非中人民的情谊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古杨梅 酿新酒 村里山洞变酒窖
- 下一篇:上下联动、防范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