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放过羊接过生,他是草原上的“喜喜连长”(2)
时间:2019-07-05 13:3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二连的一位老牧民萨伊普加玛丽·麦提托合提,一双儿女都是张永进接生的。萨伊普加玛丽生女儿那时,刚好发洪水,张永进骑着毛驴,冒着风险过河,到她家的时候脚都冻僵了。 萨伊普加玛丽·麦提托合提。 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张永进在山区接生了156个孩子。好多牧民在临终前,都会嘱咐孩子:“如果‘喜喜连长’遇到什么难办的事,一定要帮助他。” 据不完全统计,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张永进这位马背上的“全能医生”,共诊治各族干部职工群众2000余人次,还挽救过56人的生命。 那是在巡诊过程中,张永进发现一家人正在伤心地哭。一问得知,家里4个月的女儿发烧,已经没有呼吸了。张永进上前检查,发现还有心跳,赶忙为宝宝打针治疗。一个星期后,宝宝的病痊愈了。直到今天,当年的小婴儿已经结婚生子,还经常说起,是“喜喜连长”救了她。 有年轻牧民在街上偶遇张永进,拉着张永进的手跟同行的人介绍:“我每次见到‘喜喜连长’,就像见到爸爸一样,因为我就是他接生的。” “看到曾经被我接生过或者医治过的小孩如今长大成人,见我如亲人,这是最欣慰的时刻。”张永进憨憨一笑。 牧民口中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1986年,张永进任一牧场二连党支部书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当时,二连已连续几年经济亏损,羊群存栏数不足6000只。张永进多方奔走,协调银行贷款,为连队购买一批羊只,并制定了包羊到户、责任到人的全新经营管理办法。 一牧场的羊群。 羊有了,新的经营管理办法有了,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被激发出来。1988年,二连的羊只存栏数超过了1万只,经济发展指标更是连续8年在一牧场四个牧业连队中排名第一。 有人富起来了,还有人穷着。张永进创新性地让一户富户和一户穷户结对,让大家共同富裕。直至今日,二连的牧民生活水平,都普遍比其他连队高。这都是张永进当年打下的底子。 “做任何事都是为牧民着想。一个党员的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张永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牧民拜克图米·阿西木,跟银行贷款30余万元养羊,后来羊群不慎都死了。房子被收走,没钱交养老金。张永进个人拿出8000多元,帮助牧民交养老金。牧民麦麦托手达,也是没钱交养老金,东挪西借,还差1.2万元,张永进借给了他。 后来,拜克图米还了4000元,麦麦托手达也还了4000元。至于剩余的,张永进知道他们还不起,索性甩甩手,不要了。 今年52岁的二连个体户纳斯尔·巴拉提,做生意赔钱后,家里经济困难。一缺钱就找张永进借,几百、几千地借,有钱的时候再还,张永进从没二话,有求必应。 纳斯尔·巴拉提。 还有一次,纳斯尔因为胃痉挛,被邻居送到医院,刚好被张永进看到。张永进知道他家除了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以外,没有其他亲人,于是在医院守了他一夜,第二天把他送到家。直到今天,纳斯尔仍感念张永进的恩情。 连队里,张永进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但很多事张永进都记不清了,甚至有多少人借钱没还也记不清了。 他只记得,这些年,他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没给过家里一分钱,孩子都是老伴的工资在养。 甚至,他自己在买房的时候,还需要向亲戚借钱。“8万元的房钱,借了6万钱,后来用自己的工资慢慢还掉了。” “让这么多人过上幸福生活,他们开心,我就开心。”这是张永进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常年待在兵团最边远的团场,张永进也不是没想过离开。乌鲁木齐市、和田市、策勒县……曾经,先后有七次调离一牧场的机会,但是,每当想到和当地牧工和群众结下的深厚友谊和感情时,每当看到牧民哭哭啼啼地挽留他时,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家人眼中的“大忙人” 对得起牧场,对得起连队,对得起牧工,但张永进唯独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家人照顾太少,亏待了家人。”张永进不无遗憾地说。 张永进的爱人曾埋怨他:“这哪是你的家,明明就是你的招待所。” 张永进的女儿也回忆,自己小时候,父亲一个月回家一次,回来后,也常常被人叫走去帮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