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监狱扎实推进“五大改造”落地落实(2)
时间:2019-07-05 06:1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不仅通过增强政治改造“仪式感”,营造出刚性、规范、浓厚的政治教育氛围,江苏监狱还在配套举措上采取书面化、实物化、规范化方式,有效改变了政治改造表面化、碎片化、空洞化等问题。 从2018年下半年起,江苏监狱就探索“仪式感”教育的规范方式。如通过在国庆日、元旦期间、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增强罪犯的国家意识。 通过开展学唱10首爱国歌曲、专题开展“两会”精神宣传教育和举办监狱开放日等,各监狱在罪犯改造中多角度对党和国家取得的新成就、经济社会新发展、现代监狱新变化进行宣传宣讲,促使罪犯增强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罪犯积极改造,对有效稳定监管秩序,提高改造质量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为此制定了《江苏监狱罪犯改造仪式活动规范》,首次将入监规训仪式、出监宣誓仪式、奖励激励仪式、惩处警示仪式、日常改造仪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升国旗仪式分类分章节进行详细规定,共计包含了14种具体仪式。 “按照这一规范要求,在加刑宣判仪式、违规训诫仪式中都要求加刑罪犯、违规罪犯分别写出《认罪悔罪书》《认错悔过书》,在仪式上进行宣读。”苏州监狱教育矫治支队支队长刘国奇说。 江苏监狱还重新修订了《入监誓词》《出监誓词》《重要节日誓词》《改造训词》,使之内容符合新形势新要求,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入脑入心。 苏州监狱第二十二监区是一个严管控监区。4月23日上午10点,9名新入监罪犯站在监区罪犯队伍前一字排开,监区政治教员杜鹏走上讲台主持入监规训仪式,新犯代表卢某来到台前宣读《改造决心书》作个人表态。之后,新犯代表朱某从队伍中出列,举起右手,握拳领诵《入监誓词》。随后,所有罪犯齐唱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通过加强氛围感、仪式感教育,让罪犯感受心灵震撼,普遍加强了身份意识、改造意识,感觉自己命运与国家命运并未割裂,而是紧密相关的,让他们意识到只有融入到党和国家建设的社会背景下,自身才能告别过去、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苏州监狱第十三监区监区长曹炜说。 记者在江宁监狱看到,江宁监狱按省监狱局统一要求建立了《罪犯个人政治改造专档》,监狱在入出监、半年和年终评审期间,组织罪犯开展书写、宣读《思想认同书》《认罪悔罪书》《改造决心(新生规划)书》的“三书”活动,并将“三书”与其他改造过程中书写的材料,纳入政治改造个人专档,全面细化了政治改造表现记载。 江宁监狱还通过全面建强“五大改造”阵地,建成监狱政治改造教育中心,修订《罪犯改造一日行为规范》等,将政治改造要求渗透到改造全领域。 据统计,2019年以来,江苏各监狱先后开展升国旗仪式617场次,举行重要节日主题教育活动210多场次,组织罪犯集体收看政治改造系列教育视频教材150多课时,书写“三书”14.6万余篇。 推进“五大改造”成效初显 江苏监狱在统筹推进“五大改造”中,系统构建了以三项教育(政治大课教育、节日主题教育、专题时事教育)、两个规范(改造仪式活动规范、改造专档建设规范)、一个标准(政治改造考核标准)为内容的“321”政治改造体系,着力推进精确评估、精细管理、精准攻坚的监管改造,课表化管理、菜单化选学、项目化推进的教育改造,实施了系列文化改造工程建设,完善了劳动岗位申请、劳动报酬、职业技能培训等3项劳动改造制度。 政治改造凝聚起来的“正能量”,让罪犯的“精气神”显著改观,他们眼中少了迷茫,多了收获感,是《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中随处可见的新气象。 在苏州监狱一监区劳动改造现场的宣传墙上,张贴着罪犯邮寄劳动报酬的各种凭证,他们有的补贴家用,有的用于赔偿被害人家属或缴纳罚金,也有的向福利院捐款等。据了解,苏州监狱推行劳动报酬制度3年间,已有31人次利用劳动报酬履行了财产刑,62人主动补偿了受害人,312人回馈家庭,有效修补了社会关系、家庭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湖南集中宣判七十三件毒品案
- 下一篇:人民时评:为孩子科学筹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