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2)

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阪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阪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日关系有了更多确定性

  6月27日晚上,习近平在大阪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并出席安倍晋三举行的晚宴。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中日两国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

  安倍表示,日方愿遵守《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等两国间重要政治文件,并本着“化竞争为协调、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同中方继续共同努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并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

  根据外交部发布的消息,双方在会谈中达成十点共识,涵盖基本判断、原则立场、高层引领、务实合作、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安全对话、分歧管控、经济治理、国际责任等中日关系发展的各个方面。

  安倍在会谈中还代表日本政府邀请习近平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原则接受邀请。此外,两国领导人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两国领导人同意双方进一步加强外交和安全领域对话,加快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年内力争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有分析认为,中日领导人提前预告了一场重要的国事访问,意味着中日关系在历经数年波折“重回正轨”之后,有了更多的确定性。

  此前,由于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等问题,中日两国关系经历了近7年的困难时期,双方领导人互访停摆。直至2018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才得以破冰。不到半年后,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安倍晋三对中国正式访问,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两国关系从2017年开始逐渐回到正常轨道,既有两国关系主体的变化,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习近平主席明年访问日本,虽然现在在表述上还有所保留,但这标志着两国关系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再往前设想的话,2022年是中日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50周年,所以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间段里,对中日关系前景还是可以持乐观态度。”

  定调中美关系

  G20峰会上另一场备受关注的会晤,是6月29日上午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

  在会晤中,中美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定向把舵,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当地时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举行会晤。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当地时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举行会晤。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两国元首还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希望通过协商,妥善解决两国贸易平衡,为两国企业提供公正待遇。美方将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关税,希望中方能从美国增加进口。

  特朗普还表示,美方愿同中方达成彼此都可接受的贸易协议,这将具有历史意义。

  习近平强调,从根本上讲,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双赢。中美双方存在巨大利益交集,两国应该成为合作好伙伴,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

  王帆认为,两国元首给中美关系定调的“协调、合作、稳定”这三个词既有深意,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他看来,过去这些年,中美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共同利益越来越大,才使得双方关系能够在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特朗普在中美元首会晤后向媒体表示,美国公司可以继续向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售卖产品。对此,中国外交部G20特使、国际经济司司长王小龙随后在记者会上回应说,如果美方说到做到的话,“我们肯定是欢迎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