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小市长体验广绣

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小主人体验广彩

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小主人展示剪纸作品

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小市长、小主人为非遗保护说想法、提建议

  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一边一角……6月22日,“非遗瑰宝齐保护,民族文化‘童’传承” 第40期小主人论坛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的公益活动,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荔湾区青少年宫、荔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协办,活动吸引了约100名羊城小市长、羊城晚报学生记者、非遗小使者和家长参与,这也是第十二届“羊城小市长”当选后公益履职的第一站。

  小主人们不仅体验了剪纸、广绣、广彩等非遗项目,还对话非遗传承人,就“如何保护非遗”说想法、献良策。

  活动有多精彩?且看小主人发回来的报道吧!

  体验非遗活动,让“保护非遗”意识渗透入心

  在佳木葱茏、曲桥卧波、层台叠翠、古色古香的荔园里,小主人们在非遗传承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广绣、广彩项目,以体验和渗透的方式,让保护非遗的意识深入心里。

  其中,广绣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它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流露出工匠精神,代表着岭南文化。

  羊城晚报小记者李欣蔚说:“我很喜欢广绣的构图饱满、繁而不乱,我也想体验穿针引线的恬静,感受岭南文化的岁月静好。”

  在体验刺绣之前,很多人认为它既简单方便,又轻松。可事实并非如此。小主人们拿到刺绣道具时就遇到各种问题,有的连针都穿不过去,有的不知道怎么打结,有的绳子拧巴成一团……

  市级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李敏为小主人们做指导。她说,任何图案的开始都要把线头固定,这叫“订三针”。老师的针如行云流水般飞快地在布上下左右穿梭,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个针法,小主人们也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跟着走,很快就完成了局部作品。

  “广绣果然需要足够的耐心,它的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工匠们追求极致、凝神聚力、精益求精的精神。” 现场一名家长不禁感叹道。

  羊城小市长严绰颖从小就学习广绣。她表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做作业,数学的公式,语文的阅读点,英语的单词,难免会让人感到枯燥单一。但广绣不同,它是随心所欲的。从心流淌的快乐是最美的,广绣的一针一线,就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

  李敏老师也说出了之所以一开始不告诉大家针法的原因。“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如何去做的话,就会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意,使得孩子们的作品无法得到创新。传统的魅力也需要注入创新的活力,才能使广绣焕发出更靓丽的光彩。”

  指尖广彩、砥砺传承,广彩作为一种艺术瑰宝,百年来一直是我国艺术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一个白色的陶瓷盘上面勾勒优秀的图案,体验了广彩的小主人表示这“太神奇了”!

  国家级广彩代表性传承人陈文敏老师在现场指导学生们描绘广彩作品。小主人们纷纷在白瓷盘上进行绘画,感受在方寸间构思的乐趣。他们跟着老师的指引,以妙笔丹青绘出织金锦地,学习广彩艺术。

  看似简单的剪纸也引起小主人们浓厚的兴趣。它是一项融合动脑、动手、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现场小主人们在初步了解剪纸的构图要求、图案寓意,以及背后所传递的传统文化内涵后,亲自动手体验,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了喜字、木棉花,亲身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小市长孙炜轩说:“感觉到剪纸是一项非常神奇的民间艺术,真的很有意思。我发现剪纸的过程并不是多么困难,但想要把它剪好、融入创新元素,就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心思去研究。”

  广州剪纸传承人练晓红表示,看到同学们对剪纸的好奇和热爱,感到很欣慰,“终于看到传承非遗的种子在孩子心中开出了花”。

  论坛环节:大小主人为“保护非遗”说想法、献良策

  在论坛环节,小主人们纷纷为“非遗保护”说想法、献良策。非遗传承人陈文敏、李敏、练晓红也来到现场,与孩子们分享自己与非遗的故事,以及自己传承非遗文化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匠心精神及坚守让大家深受感染。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