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
时间:2019-07-02 16:3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艰苦奋斗的担当精神,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条件下攻坚克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浙江湖州市以美丽河湖串联美丽乡村,高品质打造了100条美丽河湖。图为党员志愿者从身边事做起,在湖州德清县新市镇一条小河里打捞河道漂浮物。新华社发 历史告诉我们,近百年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汗水、泪水和鲜血写就的,是与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以贯之发扬担当精神分不开的,是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现民族复兴征途中的接续担当分不开的,是与不同历史时期各级党组织积极担当作为分不开的,是与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和时代楷模们的开拓奉献分不开的。 3、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坚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担当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否甘于、勇于和善于担当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之一。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责任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新时代呼唤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书写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精彩篇章。 甘于担当,要坚定理想,不忘初心。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内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更是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思想先导。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今天,互联网作为最大变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这些新情况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强烈冲击,一些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只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重点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只有推动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进一步增强对党忠诚与为人民服务的担当意识。 勇于担当,要完善制度,正向激励。担当不仅依靠党员干部内在的坚定信念,也受到制度安排和用人环境等条件影响。如果制度趋于完善,环境比较宽松,那就更易使党员干部解除思想包袱,更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为此,需要建立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一是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二是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三是努力构建本地区本行业担当作为的正向激励措施和试错免责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的思想,让广大党员干部既讲规矩守纪律、又能安心安身,切实解除后顾之忧,甩开膀子,鼓足干劲,积极担当作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