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一国两制”优势 谱写湾区新篇(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善用“一国两制”优势 谱写湾区新篇(2)

  对此,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早在2018年,广东就围绕推进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开展了“深调研”,全面梳理8个方面30个具体问题,赴十多个国家部委汇报对接、争取支持,推动港澳居民申领居住证、取消办理就业许可证、降低跨境通信资费等便利措施出台,得到三地民众的高度认同。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加快对接营商环境、更好对接科技创新政策、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更好衔接民生领域规则,推动持有居住证的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财政补贴和社保待遇,推动粤港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互认,推进降低港澳专业人才执业门槛。”他说。

  规则对接,民生受益。今年6月,《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附件“澳门特别行政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公布,标志着澳门正式将参与大湾区建设纳入本地五年发展规划,其中,促进教育发展、推动青年到大湾区创新创业就业、加快建设宜游宜乐城市、推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助力居民到大湾区就业等被列为重要内容。

  在香港,得益于规则对接、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跨境移动支付已经打通,且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香港和广东、澳门的基建互联互通水平也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合作正深入推进;从旅游到专业服务领域,产业合作也在广泛开展。

  对此,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认为,大湾区不但可以为香港经济寻找新增长点,促进产业多元发展;通过打造大湾区成为优质生活圈,还可拓阔香港居民的生活空间,使大湾区成为香港广阔的腹地。

  如今,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离境大堂,不少乘客会在香港口岸区出境查验通道前专门停一下,用手机、相机记录“一地两检”体验。2018年9月23日开通以来,这一便捷、高效的通关方式,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大湾区既尊重两制差异,也通过转换、衔接、适应,将两制之异变为两制之利,从而创造出惠及内地和港澳同胞的巨大的制度红利。现在的大湾区,效率更高,选择更多,市场更大,舞台更广阔,未来的大湾区将不断满足内地和港澳民众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郭万达说。

善用“一国两制”优势 谱写湾区新篇

图为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俯瞰(摄于2018年8月13日)。新华社发

  大湾区规则对接探索为全球提供借鉴

  今年3月,位于广州市郊的从化马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这也是香港赛驹首次在内地参与速度马术比赛,吸引了1700多名内地观众。

  近20年来,香港赛马会一直努力寻找额外土地,以增建设施辅助沙田马场的马匹训练。香港赛马会最终确定在从化马场建造新的马匹训练设施。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与马场的落成和持续运行,是香港特区与内地发挥各自优势和共同努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成功例子。

  在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看来,正如从化马场这一成功范例所昭示的那样,源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则对接探索与实践,也为全球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市场机制之间的对接和融通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如何成功推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互联互通,对于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五通’,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他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也认为,大湾区建设中“自由港+自贸区+产业园区”的创新制度体系,可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考,以完善顶层设计,布局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这是大湾区输出制度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如今,从携手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到推动广东的制造业与港澳服务业“组团出海”,从粤港澳携手赴海外开展大湾区品牌推介和联合招商到合作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大湾区内的规则对接,正在对全球市场释放积极的外溢效应。

  打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是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展望未来,广东将与港澳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开放资源融合、开放优势互补、开放举措联动,引领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把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