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们的情怀!(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这,就是他们的情怀!(2)

  回国后,苏鸿熙为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他对复杂先心病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立一等功,并获得卫生部奖励,被原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

  之后不久,苏鸿熙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时,叶剑英元帅对他的演示和精湛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他早日把这项技术在临床开展起来,造福军内外患者。

  从1958年6月到1966年6月,苏鸿熙和心外科团队的手术成功率由初期的76%上升到接近100%,并在1962年成功地为一名患者实施了人造血管在主动脉与颈动脉间的搭桥手术。这项新技术又一次震动了中国医学界。

  在几十年的“心”路历程中,他以精湛的医术为无数病患解除了“心”痛。

  由于种种原因,入党一直是老人未能完成的心愿。多年来,他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铁心向党,报效国家。

  2012年底,98岁的苏鸿熙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3年7月1日,组织审议通过苏鸿熙入党。

  由于患上脑中风,那一天,99岁高龄的苏老坐在轮椅上,用左手托起右臂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忠诚于党,初心不改;献身使命,一生追随。这是苏老的人生追求,也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老军医的铮铮誓言。

  

  病重之际,他主动交纳12万元特殊党费

这,就是他们的情怀!

周智夫在重症监护室中收到交纳特殊党费的收据。姜东军 摄

  去年1月,病床上的周智夫戴着氧气面罩接过组织派人送来的党费交纳收据,“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

  晚年的周智夫病痛缠身,他深感自己时日不多,病重之际主动一次交纳12万元的党费。

  周智夫出生在苏北革命老区。19岁,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走上革命道路。

  周智夫左肩窝里有一个弹孔,右肋处深深凹陷,一道长约10厘米的伤疤,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这是战争留在他身上的永久记忆。

  1946年4月的一次战斗中,时任连队支部书记的周智夫身负重伤,子弹从他左肩窝贯通到右肺,又打进一位战友的小腿。

  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7次辗转治疗,最终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次战伤,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落下三等甲级伤残。

  让周智夫铭记一生的,并非自己的战伤,而是战友的牺牲:“我活下来了,可那个年仅17岁的战友却因为截肢伤口感染,最后还是走了。”

  一想起这些,周智夫总是老泪纵横:“当年战争环境那么恶劣,党始终没有丢下我,我这条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这一家子。”

这,就是他们的情怀!

革命战争年代的周智夫。(资料图)

  “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句上世纪50年代周智夫写在《自传》中的话,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国的铮铮誓言。

  参加革命以来,从东北到华东、从华东到西南、从西南到华北,周智夫几次跨省调动,经历10余次部队整编、20多次岗位变换。

  随着职务的提升,他给自己定下了为组织多着想、多分忧、多添彩,对组织少提要求、少讲条件、少添麻烦的原则。即便离休后,也未向组织张过口、伸过手。

  作为一名老党员,周智夫一直笃信笃学党的创新理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上的病痛无法阻挡他的热情:“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渴望去聆听党的声音,学习党的精神。”

  单位组织的政治教育、党课辅导,周智夫从没落过一次。他说:“过组织生活要像过日子一样,认认真真用心过。”

  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周智夫因多处骨折,只能卧床,他就让家人把他抬到客厅,从头到尾聆听了习主席所作的报告。

这,就是他们的情怀!

  周智夫在干休所小花园中阅读报纸。姜东军 摄

  周智夫对自己和家人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去年2月,周智夫的病情稍有好转,他便对家人说:“我在医院多住一天,就得多花好多钱,咱尽快回家吧。”女儿告诉他不用花个人的钱,他听后很不高兴:“公家的钱也不能随便花,而且更要省着花。”

  “公家的便宜,一丁点都不能占!”执行公私分明的家规,周智夫有时候近乎无情。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