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遵循(4)
时间:2019-06-30 20:0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之江新语》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位名叫郑九万的党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就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了也要救他”。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在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中,像这样的故事有千千万。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背靠人民群众,党就能无往而不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衷心拥护。
图为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谈话,询问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这种“迫切需要”,是因为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是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条件,党的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复告诫全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政治立场。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总书记身体力行,走在全党的最前面。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零下十几度到海拔数千米,处处刻下了他辛苦的足迹,留下了他对人民深深的牵挂。党中央不断推出针对性强、覆盖面大、效果明显的惠民政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进了党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党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但也要看到,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脱离群众的问题。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接再厉,进一步教育引导全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植根于脑海中、落实到行动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筑就雄厚的群众根基。 凝聚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胜利连连,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新时代是党带领人民一起干出来的! 初心使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在一个目标接一个目标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冲刺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即将到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在我们的奋斗中日益临近。但也要看到,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在大好发展形势下,仍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严峻的风险挑战。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越要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发扬担当使命、实干兴邦的精神,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