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公安部首席特邀刑侦专家乌国庆(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追记公安部首席特邀刑侦专家乌国庆(2)

  或许在乌国庆自己看来,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在一次全国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议上,他由衷感慨:“曾经有多少次,一边面对的是血淋淋的现场,一边面对的是群众充满悲伤和期待的眼神。我知道,那眼神中充满着对生命尊严的渴求,充满着对公平正义的呼唤,更充满着对党、对人民警察的信任和期望。”

  传承:金色盾牌永不褪色

  乌国庆曾动情地说:“是党的培养,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时,13岁的乌国庆连汉字都不认识几个。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走出内蒙古茫茫草原的少年,一步步成为刑侦领域的泰斗。

  正是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让乌国庆为刑侦事业耗尽心血,对人才培养格外上心。

  “走不动了,干不了了,他想的是刑侦事业的传承,惦记的是刑侦工作后继有人。”刘忠义说。

  为了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授后辈,老人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在办公桌前,从零开始学习用电脑,一丝不苟地制作授课课件。

  在一些爆炸案现场的处置中,乌国庆传授的宝贵经验,不仅对破案有用,关键时刻还能“保命”。

  2004年11月,在重庆一起爆炸案的侦破过程中,当地刑侦人员按照乌国庆此前传授的经验,没有打开犯罪嫌疑人家中的卷帘门,而是用切割机将之切开,进入现场后自带电源开展勘查工作。

  经过现场仔细勘查,犯罪嫌疑人分几处放置共20余公斤炸药,引爆装置均与电源相连。现场办案同志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老伴曹秀彭做过统计,退休后,乌国庆的工作强度不减反增,每年出差都在200天以上,“比我上街买菜的次数还要多”。

  这些出差,除了办案,便是在各地授课,培训刑侦技术骨干。

  即使难得地在家停留,乌国庆也总是在总结自己的办案经验,提炼办案指导理论。他主持研究论证了“爆破现场再现法”,能在自杀式爆炸案件的死伤人员中准确查出元凶,并参与编写了《刑事侦查学》《爆炸犯罪对策学》等统编教材。

  “你在挑战中磨砺,在压力下迸发,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刑警的成长。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你深深扎根在你眷恋的这片沃土……”

  2011年,在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中,乌国庆当选并被授予“终身成就奖”。组委会写下的这段致敬词,正是乌国庆一生的写照。

  金色盾牌,永不褪色。

  打击犯罪的战场上,他功勋赫赫;言传身教之下,后辈正续写辉煌。忠诚的警魂,化作夜空中璀璨的星,照亮新的传奇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