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广搭平台 湖南勇当对非务实合作“先行者”(2)
时间:2019-06-30 09:5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数据显示,在中非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湘非贸易连续4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湖南在非洲投资的企业超过120家,合同投资总额近10亿美元;湖南对非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业额约12亿美元。 有别于架桥铺路等“硬支撑”,由“出版湘军”中南传媒承担的中国首个综合性“教育援外”的“援南苏丹项目”,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软援外”模式。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南传媒先后组织数百名南苏丹教育部骨干教师来华培训。“我们对湖南有着不一样的感情。”2018年8月,南苏丹驻华大使约翰·安德嘉·杜库在项目交付仪式上连连致谢。湖南还被南苏丹政府授予“南苏丹在华文化推广大使省份”称号。 新平台开启互利共赢新征程 络绎不绝的参展者涌入津巴布韦展台,或忙着选购商品,或驻足欣赏精美展品。来自该国的犀牛、大象、长颈鹿等各种雕刻艺术品受到追捧。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展馆内呈现的火爆交易场景,或易地持续上演。6月29日,就在博览会闭幕当日,汇集了2000余种非洲特色产品,旨在为博览会上“未尽兴”的参展商、有意拓展中非贸易的中非企业家提供长期展示展销平台的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正式开馆,人气爆棚。 该平台的搭建,仅是湖南拓展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全新尝试之一。从《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首发,到“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线等,湖南在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推出一系列创新性平台和活动,以期助力中非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在平台进口B2B网站上,平均每天有超过200条来自中国采购商的求购信息。产自非洲的鲜花、坚果、水果、红茶等备受中国采购商青睐。”“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运营负责人杨涛说。该平台改变了传统经贸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的现状,为中非经贸合作构建了一条跨语言、跨时区、跨洲际的高效新通道。未来5年预计可实现入网商品、服务1亿种,服务中非近5亿用户和100万家企业,年进出口额超100亿美元。 对于下一步的探索,徐湘平透露,湖南将通过组建对非经贸合作促进机构、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完善双边贸易促进机制,出台对非经贸合作促进政策等举措,力求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模式。 湘非交流合作未来可期。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表示,湖南将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新起点,与各方一道,以经贸、人文、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同非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携手共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