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子薄不平衡 长江上游转换发展动力靠什么?(2)
时间:2019-04-14 10:5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实践证明,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没有尽头。我们紧盯科技发展新前沿,正在试种黑籽酸甜石榴。”吴理春说,酸甜口更受欢迎,新品种会有更好销路。 3 人才建设—— 鼓励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高技能员工 相比中下游,长江上游地区人才优势较弱。“山高人为峰。白酒人才我们不缺,但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就捉襟见肘了。”四川泸州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泸州精深培育新兴产业却面临人才匮乏瓶颈。如何突破? 人才兴市战略出台,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中心成为目标……当地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高技能员工,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内生动力。 翁文坤是泸州一家自动化设备企业的总工程师,年过五十的他从干了26年的老东家辞职,跳槽到泸州高新区这家落户仅3年的企业。 “按说我这岁数不该折腾了,可新兴产业前景好,吸引人。”翁文坤坦言,走上新岗位压力大,但动力更强。一方面,几十年的技术管理经验让他很快就能挑起大梁,另一方面,新技术平台让他也见识了领先的科技应用,长了眼界更长本事。 这些年,泸州累计引进两院院士1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29个,急需紧缺人才3000多人,为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等提供了智力保障。 此外,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要为科技人才减轻负担,让他们沉下心搞科研。”重庆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阻碍创新的陈规旧章和繁文缛节。 过去一年,重庆专利授权45688件、同比增31.3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至9.08件,同比增25.24%;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952项,成交额26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127%。 “如今,高端人才愿意来,很多国家级平台和项目也接连落户。”张剑说。 统筹:祁嘉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海南自贸区启动建设一周年:蹄疾步稳开好局
- 下一篇:西柏坡:奋斗谋幸福 掀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