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毒品魔爪伸向青少年(2)
时间:2019-06-27 15:1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在好奇心驱使下,张东也想要买些来试试感觉。他平时喜欢吸电子烟,通过朋友介绍,在吸电子烟的朋友圈里联系上了潘某买到毒品“邮票”,拿到后,立刻将其挂在自己的社交软件朋友圈中卖,并附上使用方法的视频。后来,他被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两个月。 如何撕掉新型毒品的“伪装衣” 近几年,这种从国外传入的毒品“邮票”在国内逐渐蔓延。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毒品”“LSD”搜索,共有16条结果。其中,2015年1起,2016年2起,2017年5起,2018年7起案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及公安部关于办理毒品的相关司法解释,毒品“邮票”含有的LSD属于非药用类精神药品管制品种。 今年6月17日,国家禁毒办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曝光毒品市场中发现的如“神仙水”“娜塔沙”“0号胶囊”“氟胺酮”等新类型毒品。这些毒品花样翻新,不断变换包装形态。 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检测,2018年新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1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发展蔓延是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型毒品很难从服用者身上检测出来,但其危害程度丝毫不亚于诸如海洛因、冰毒、K粉等传统毒品。LSD产生的致幻感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孙柏威介绍。 孙柏威表示,纯净的LSD无色、无气味,制成“邮票”后外形极具迷惑性,有的甚至呈半透明状,还有制毒人员将其放入食物、饮料中引诱吸食者直接口服。其携带、食用十分方便,伪装程度极高。 据中国禁毒网的一篇相关文章介绍,几微克的LSD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此类毒品的配制液一般是袖珍眼药水的样子,可以滴眼睛上,还可以滴在吸水纸上稀释后取一小片服用。这种口含毒品也可水溶后浸泡特制的邮票,再经过复杂的干燥工艺制成毒品“邮票”。 不可忽视的是,毒品“邮票”对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会有强烈的损害作用,如果长期使用,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甚至产生自残、自尽等一些极端行为,非常危险。 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开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毒品以“邮票”的形式出现,等于给毒品穿上了一层“伪装衣”。诸如“邮票”“糖果”等新型毒品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表明毒品犯罪分子制毒的靶向性更强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应按程序对一些不具有医学用途的新出现的精神药物报批并进行列管,以确保打击、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有法律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